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账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8159

从新发一次。重机驾驶技术(合集)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5 15:3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几点提醒
1,车辆倾斜角度,窄轮胎比宽轮胎的车,倾斜角度大大减小,简单说同样一个弯道,和速度,窄轮胎可能25度就可以通过,宽胎则需要35度甚至以上角度<但还必须了解的是,宽胎的抓地里是窄胎的N倍。
2,推胎的原理

15.jpg
16.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5 15:33:24 | 显示全部楼层
4,带刹车压低前叉入弯,我以前都是直线放尽刹车同时降档进弯的,经过David的指点,觉得非常非常有道理,利用刹车压低前叉,降低重心及车辆有效长度,并增大前轮附着力,更方便的入弯!真的是太绝了,这才是高手的窍门啊。
5David的过弯,每秒10张连拍 不管2轮和四轮都是喜欢过弯,我固执的认为过弯快才是真本事

1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5 15:3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以前开车转弯是:
收油 > 带刹车 > 加油降檔 > 保持适量油门 > 把车速控制在适当速度 > 移身 > 推胎 > 倾斜车身 > 入弯 >渐渐加大油门 > 让尾轮保持负重 > 等车身正直后开油门
现在逐渐自学Trail braking技巧:
收油 > 带刹车 > 加油降檔 > 保持适量油门的同时保持头制动 > 把车速控制在适当速度 > 移身 > 推胎 >倾斜车身 > 入弯 > 渐渐加大油门的同时也慢慢放松头制动> 让尾轮保持负重 >等待车身通过apex点完全放开头制动> 等车身正直后开油门
总之 无论什么技巧, 都需要更多专业知识及经验的累积…..
最重要:一切务必请以安全为前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5 15: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篇 过弯系列课程

一、过弯路线解析
在本课中,强调「视线所及之处,才可以放心入弯」

1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5 15: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A:从此开始观察弯道曲率
B:大致了解弯道曲率以及弯道路况质量,但还是不完整。已经做好入弯准备
C:全然看透弯道,放心弯下去
由于骑士不可能以入弯「点」为目标,一下子瞬间倾斜到底
所以本文采取由「CD」的「入弯区段」概念,表示「从开始入弯,到完全倾斜」的过程
D:加大油门之处
说明:传统的「外内外」观念,必须加以分解
我的作法是:分两段
第一段:AC(判断弯道曲率与调整速度),晚一点入弯
第二段:CDd(取得「较直得出弯弧线」,可以放心加大油门)
.
当弯道越弯曲、速度越慢时,需要「越晚」入弯
请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5 15:33:2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侧挂动作解析
1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5 15:3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机车的操作,是根据入弯阶段来对应的,本图根据以上路线所区分的AD阶段,叙述骑士操作的阶段 ; 图中的说明较小,多费点眼力
20.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5 15: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图是从「上方」与「侧面」解析骑士的过弯动作
各阶段仍配合第一课的路线阶段

三、实习活动
BCD的过程要点,请搭配上面的图示阅读

1.B
C过程中,准备入弯:由弯道外侧进入,检视弯道状况,身体尚未放松,仍在检查与描绘路线

2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5 15:33:31 | 显示全部楼层
2.CD过程中,开始入弯:已经看清整个弯道,这是安全重点(如果非盲弯道,就不会有「突然出现的状况」),并锁定弯中点(APEX)。然后放松身体,左大腿与左屁屁重量落在座垫上,左膝盖靠着油缸,藉以固定身体(有时候没有做到),瞄准预定路线,(极轻微)逆操舵入弯,开始加油门。加油门可以增加后轮抓地力
2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5 15:33:32 | 显示全部楼层
3.过弯中:即将进入弯中点,保持轻微稳定加速(油门不要「顿嗲」,以免丧失后轮抓力),双手适力扶着把手,不要用力,身体仍然放松,瞄准预定路线
2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摩托坊(MOTOF.cn) ( 粤ICP备2020133911号-1 )

GMT+8, 2025-8-4 21:06 , Processed in 0.02567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