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账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苍穹一峰

马背上的风景 马蹄下的江湖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3 10:37:26 | 显示全部楼层
PANHUIYING 发表于 2016-5-13 02:20
自从点进来之后我感觉我以前的书都白读了首先楼主胆识过人再加上一篇精彩绝伦的文章 哇~心里无限膜拜 ...
                                                              离豫入晋




    打扰了饶哥二天,29号早上与李哥商量就准备要走了,饶哥还执意挽留,实不便再耽搁哥哥,最后在他们厂里吃完早餐,便与饶哥道别,感谢这二天放下手中事务陪着吃喝玩乐。离开淇县顺着昨天去景区的S305走了约十公里便转入S228一直到达林州合涧镇,此地一过就将走出河南版图,前方进入壶关太行山大峡谷了之后便到了山西。




   休整之后离开合涧镇,开始一路上山的路,没多久便看到“壶关太行山大峡谷欢迎您”驶入山谷,雄奇险峻的自然风景惊得两眼发直。有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实不敢苟同。因为当你阅过很多山川大地,江湖河泊,你终将明白,任何的自然风光,都有他独到之处,而是不可复制的,谁也甲不过谁。我与哥哥双骑欢行,时而你前时而我后好不快哉!只见山谷两侧,崖如刀削,形似斧劈,千姿百态一幕险胜一幕,随着车轮滚动的叠加,雄奇险峻的格局越发压迫眼球,胀满脑海,通过眼去看到的风景简直无法一一消化。而身体的感受变化也相对加剧,只感觉越往山谷深处,温度明显下降,冷风阵阵袭来,空气湿度更浓,进入峡谷之前天气还很炽热,此时进入谷深处,能感受到的却是阵阵寒意,谷内谷外真是二重天,我想如果是盛夏时节来此谷中避暑绝对是不二选择,实在太冷了只能加了衣物再前行。




    山路蜿蜒曲折,等我到达青龙峡时怎么也不见李哥身影,心里有些担忧,过了桥头就停在路边等李哥,此时见一方大石碑记,才知道这条公路原来是“荫林公路”,立于路边久等不见李哥上来,打电话没人接,心中焦急不安起来,遂去桥头问那些景区拉客的,都说没见着有摩托车过走回石碑之下,正打算骑车回头去找,就看到桥上李哥骑着车过来了,内心总算安定了下来,本想等李哥过来一起休息一下再出发,但左等右等又不见他上来,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最后没办法又骑着车去找他,没想到他进从桥头下景区转去了,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他。




    山涧浓雾形成了很大的湿气,道路上就像洒过了水一样的湿滑,一阵阵的飘着雨雾,看样子可怕是要下雨了,刚出大峡谷一场大暴雨倾盆而来,无处躲藏只能顶着大雨狂奔,还好不远处正好有一铁皮房,一场大雨湿了身,冷得瑟瑟发抖。天就像要黑了,内心很是压抑。不过那场雨就像小孩的脸翻得真快,不多时便已云开日出,整理好行装又向大路奔去。




    没走多远发现前方有车灯以熟悉的方式入眼,一眼看去便知道是摩托车的灯光,也许对方也发现我们的车灯,在双方车身交汇时都停住了车。相对而来的三匹烈马均是公升级名驹,“川崎Z1000,雅马哈阿姨,铃木隼,”,三人拍鞍下马,取下头盔,才发现是三位英俊少年。当中骑“阿姨”的那位下马之后正准备横穿过来,突有车鸣而至,少年侧眸长身。细看此君:身长九尺,黑甲白鞋,俊目朗星,可谓阳光帅气。当一车辆过后,几位少年走了过来,大家站在一起才发现,此君简直就是一树梨花压住众哥哥的海棠。若论容颜与之相比实乃看杀卫玠。谈笑间得知他们是从长治出来,正准备去游大峡谷呢,刚才一场大雨耽搁了不少时间,问来时路上可有发现摩托车队?扰头一想刚在雨中却有一队摩托相向而去,只因雨大未曾招呼,大家只是挥手而过。一阵寒暄之后互留联系方式,才知道兄弟叫吴凡,一支烟后各自打马背道而驰。






    此时明显感觉到秋雨后的凉意,而最要命的是那天的雨一直在反反复复的下,为了避雨我和李哥已经完全不在一个节奏上,当我跑前面刚找到地方避雨,他上来又来不急停车,自己又去寻地方避雨,老天总是一直捉弄着我们,最后完全看不到对方的身影了,大雨中也无法拿手机联系,常常不知道是我在前还是他在前。实不方便联系,想到只能进了城再说,暴风雨里快马急驰,快要进壶关县时老天像漏了一样,电闪雷鸣整个天空都黑了下来,根本无法前行,见路边有一加油站就跑进去避雨,停下来真是人困马乏,全身滴水,一直等着希望这场大雨能快些过去。




    终于大雨小了些,穿好雨衣正准备出发,却发现开始路遇的那几位少年正在加油,相视一笑问起怎么回来了?少年说雨势太大所以回头,正好又遇上了,前面的路大家方向相同,不如一起前行吧?等他们加好油大家一路骑着身壶关系县方向出发,刚上大路我后视镜里突然发现李哥的身影正跟在大部队后面,心中大喜,一路相随到达壶关县城,大家停车相互寒暄,吴凡兄弟说他们家在长治城中,离这里大约还有三十公里,如果不嫌弃的话今晚就别去住旅店了,可以去他们家住,大家都是摩友也好有个照应,而且方便停车,省去麻烦。遂与李哥商量后架不住兄弟胜情相邀,便又驾车一同前往吴凡兄弟家。






   好在距离不远,跟随兄弟一路狂奔穿街过巷,不多时便到长治兄弟家中。在这城中寸土寸金的繁华地段,一座新落成的酒店格式洋楼貌似刚刚完工,小巷里门头上黑底金字的“吴府”二个大字高悬,颇显古风之意,下鞍拴马,一身风尘提着行李随兄弟入府,好一阵忙碌后安排我们住在一楼,天色向晚,又怕被子单薄上楼给我们拿来了厚厚的棉被,之后自己因为有事要出去办事,叫我们有事直接联系他,晚上就不陪我们吃饭。话说晋中自古多富商巨贾、名人义士,吴凡兄弟年纪轻轻却又古道热肠,的确让人感受到晋人的热情。






     收拾停当与哥哥上街吃过晚饭反回吴府,洗漱完毕一身寒意尽除,倒在床上与哥哥聊着天,大哥说:我明天我去延安方向,你如何打算?我说想先去平遥古城之后过吕梁再沿黄河北上。大哥说看天气又在降温了,北国秋意渐浓,你一路向北,此去关山万重,路途遥远,我看你那一双短靴估计难抵风寒,现今在路上一时难以买到合适的骑行靴,要不你看看我脚下这双长靴,咱俩脚一样大,码数也合适,你用我的长靴我穿你的短靴,以助你长途之须。当下五内激起一股热流,心中思绪翻涌,赶紧说谢谢哥哥高义,小弟离家之时天气尚热,不想路上耽搁了些时日,此时骤然降温虽有些无奈,但还可将就用着,等过些时日,网上买一双就可以了。大哥霸道地说就这样定了,明天你穿我的我用你的。






    正说话间,晋中战友打来电话一定要去见上一面,几个兄弟知道我进入山西后一直在等着我,微信电话已经说了好多次了,如果不去将要开车来追我。这可如何是好?然我一路长途跋涉,满身尘埃心中实不便打扰,一直回绝,挂完电话哥哥说你我都是当兵的人,我觉得应该去见一面,你们十多年未见过了,战友的情谊怎能忘怀,你若不来则无所谓,但你到了山西却不去相见就是你的不对了。哥哥这一开导也甚觉有理,心想那等明天我先去看看平遥古城再说吧。遂关灯无语,是夜,听着哥哥细微的鼾声久久难以入睡。秋意微凉,借居吴府,忙碌一天的喧嚣之声静后,城市已经熟睡,偶尔城外传来几声犬吠,漆黑的夜晚袭上心头的全是高义古风的**。山西这长治久安的城~长治。




    明天我与大哥分手,独自天涯,受尽泥泞折磨,尝到秘制大枣,看过乔家大院,夜卧平遥古城,要知道故事发展,请继续关注行程。正在努力更新中,将会努力与您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3 10:42:36 | 显示全部楼层
PANHUIYING 发表于 2016-5-13 02:20
自从点进来之后我感觉我以前的书都白读了首先楼主胆识过人再加上一篇精彩绝伦的文章 哇~心里无限膜拜 ...
                                                              离豫入晋


IMG_0397.jpg IMG_1078.jpg

    打扰了饶哥二天,29号早上与李哥商量就准备要走了,饶哥还执意挽留,实不便再耽搁哥哥,最后在他们厂里吃完早餐,便与饶哥道别,感谢这二天放下手中事务陪着吃喝玩乐。离开淇县顺着昨天去景区的S305走了约十公里便转入S228一直到达林州合涧镇,此地一过就将走出河南版图,前方进入壶关太行山大峡谷了之后便到了山西。


IMG_0407.jpg IMG_1074.jpg

   休整之后离开合涧镇,开始一路上山的路,没多久便看到“壶关太行山大峡谷欢迎您”驶入山谷,雄奇险峻的自然风景惊得两眼发直。有人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实不敢苟同。因为当你阅过很多山川大地,江湖河泊,你终将明白,任何的自然风光,都有他独到之处,而是不可复制的,谁也甲不过谁。我与哥哥双骑欢行,时而你前时而我后好不快哉!只见山谷两侧,崖如刀削,形似斧劈,千姿百态一幕险胜一幕,随着车轮滚动的叠加,雄奇险峻的格局越发压迫眼球,胀满脑海,通过眼去看到的风景简直无法一一消化。而身体的感受变化也相对加剧,只感觉越往山谷深处,温度明显下降,冷风阵阵袭来,空气湿度更浓,进入峡谷之前天气还很炽热,此时进入谷深处,能感受到的却是阵阵寒意,谷内谷外真是二重天,我想如果是盛夏时节来此谷中避暑绝对是不二选择,实在太冷了只能加了衣物再前行。
IMG_1083.jpg IMG_1098.jpg



    山路蜿蜒曲折,等我到达青龙峡时怎么也不见李哥身影,心里有些担忧,过了桥头就停在路边等李哥,此时见一方大石碑记,才知道这条公路原来是“荫林公路”,立于路边久等不见李哥上来,打电话没人接,心中焦急不安起来,遂去桥头问那些景区拉客的,都说没见着有摩托车过走回石碑之下,正打算骑车回头去找,就看到桥上李哥骑着车过来了,内心总算安定了下来,本想等李哥过来一起休息一下再出发,但左等右等又不见他上来,就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最后没办法又骑着车去找他,没想到他进从桥头下景区转去了,好不容易才找到了他。


IMG_1099.jpg IMG_1102.jpg IMG_1109.jpg

    山涧浓雾形成了很大的湿气,道路上就像洒过了水一样的湿滑,一阵阵的飘着雨雾,看样子可怕是要下雨了,刚出大峡谷一场大暴雨倾盆而来,无处躲藏只能顶着大雨狂奔,还好不远处正好有一铁皮房,一场大雨湿了身,冷得瑟瑟发抖。天就像要黑了,内心很是压抑。不过那场雨就像小孩的脸翻得真快,不多时便已云开日出,整理好行装又向大路奔去。


IMG_1120.jpg IMG_1133.jpg

    没走多远发现前方有车灯以熟悉的方式入眼,一眼看去便知道是摩托车的灯光,也许对方也发现我们的车灯,在双方车身交汇时都停住了车。相对而来的三匹烈马均是公升级名驹,“川崎Z1000,雅马哈阿姨,铃木隼,”,三人拍鞍下马,取下头盔,才发现是三位英俊少年。当中骑“阿姨”的那位下马之后正准备横穿过来,突有车鸣而至,少年侧眸长身。细看此君:身长九尺,黑甲白鞋,俊目朗星,可谓阳光帅气。当一车辆过后,几位少年走了过来,大家站在一起才发现,此君简直就是一树梨花压住众哥哥的海棠。若论容颜与之相比实乃看杀卫玠。谈笑间得知他们是从长治出来,正准备去游大峡谷呢,刚才一场大雨耽搁了不少时间,问来时路上可有发现摩托车队?扰头一想刚在雨中却有一队摩托相向而去,只因雨大未曾招呼,大家只是挥手而过。一阵寒暄之后互留联系方式,才知道兄弟叫吴凡,一支烟后各自打马背道而驰。


IMG_1138.jpg



    此时明显感觉到秋雨后的凉意,而最要命的是那天的雨一直在反反复复的下,为了避雨我和李哥已经完全不在一个节奏上,当我跑前面刚找到地方避雨,他上来又来不急停车,自己又去寻地方避雨,老天总是一直捉弄着我们,最后完全看不到对方的身影了,大雨中也无法拿手机联系,常常不知道是我在前还是他在前。实不方便联系,想到只能进了城再说,暴风雨里快马急驰,快要进壶关县时老天像漏了一样,电闪雷鸣整个天空都黑了下来,根本无法前行,见路边有一加油站就跑进去避雨,停下来真是人困马乏,全身滴水,一直等着希望这场大雨能快些过去。


IMG_1144.jpg

    终于大雨小了些,穿好雨衣正准备出发,却发现开始路遇的那几位少年正在加油,相视一笑问起怎么回来了?少年说雨势太大所以回头,正好又遇上了,前面的路大家方向相同,不如一起前行吧?等他们加好油大家一路骑着身壶关系县方向出发,刚上大路我后视镜里突然发现李哥的身影正跟在大部队后面,心中大喜,一路相随到达壶关县城,大家停车相互寒暄,吴凡兄弟说他们家在长治城中,离这里大约还有三十公里,如果不嫌弃的话今晚就别去住旅店了,可以去他们家住,大家都是摩友也好有个照应,而且方便停车,省去麻烦。遂与李哥商量后架不住兄弟胜情相邀,便又驾车一同前往吴凡兄弟家。


IMG_1148.jpg



   好在距离不远,跟随兄弟一路狂奔穿街过巷,不多时便到长治兄弟家中。在这城中寸土寸金的繁华地段,一座新落成的酒店格式洋楼貌似刚刚完工,小巷里门头上黑底金字的“吴府”二个大字高悬,颇显古风之意,下鞍拴马,一身风尘提着行李随兄弟入府,好一阵忙碌后安排我们住在一楼,天色向晚,又怕被子单薄上楼给我们拿来了厚厚的棉被,之后自己因为有事要出去办事,叫我们有事直接联系他,晚上就不陪我们吃饭。话说晋中自古多富商巨贾、名人义士,吴凡兄弟年纪轻轻却又古道热肠,的确让人感受到晋人的热情。
IMG_1147.jpg





     收拾停当与哥哥上街吃过晚饭反回吴府,洗漱完毕一身寒意尽除,倒在床上与哥哥聊着天,大哥说:我明天我去延安方向,你如何打算?我说想先去平遥古城之后过吕梁再沿黄河北上。大哥说看天气又在降温了,北国秋意渐浓,你一路向北,此去关山万重,路途遥远,我看你那一双短靴估计难抵风寒,现今在路上一时难以买到合适的骑行靴,要不你看看我脚下这双长靴,咱俩脚一样大,码数也合适,你用我的长靴我穿你的短靴,以助你长途之须。当下五内激起一股热流,心中思绪翻涌,赶紧说谢谢哥哥高义,小弟离家之时天气尚热,不想路上耽搁了些时日,此时骤然降温虽有些无奈,但还可将就用着,等过些时日,网上买一双就可以了。大哥霸道地说就这样定了,明天你穿我的我用你的。




IMG_1154.jpg

    正说话间,晋中战友打来电话一定要去见上一面,几个兄弟知道我进入山西后一直在等着我,微信电话已经说了好多次了,如果不去将要开车来追我。这可如何是好?然我一路长途跋涉,满身尘埃心中实不便打扰,一直回绝,挂完电话哥哥说你我都是当兵的人,我觉得应该去见一面,你们十多年未见过了,战友的情谊怎能忘怀,你若不来则无所谓,但你到了山西却不去相见就是你的不对了。哥哥这一开导也甚觉有理,心想那等明天我先去看看平遥古城再说吧。遂关灯无语,是夜,听着哥哥细微的鼾声久久难以入睡。秋意微凉,借居吴府,忙碌一天的喧嚣之声静后,城市已经熟睡,偶尔城外传来几声犬吠,漆黑的夜晚袭上心头的全是高义古风的**。山西这长治久安的城~长治。


IMG_1079.jpg IMG_1060.jpg

    明天我与大哥分手,独自天涯,受尽泥泞折磨,尝到秘制大枣,看过乔家大院,夜卧平遥古城,要知道故事发展,请继续关注行程。正在努力更新中,将会努力与您分享!

IMG_1059.jpg
IMG_1071.jpg
IMG_111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10: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月三十日晨起,哥哥便递过他的长靴叫我换上,只好在哽咽无语中穿戴好行装,再给吴凡兄弟通了电话,听声音还在睡梦之中,估计昨夜应酬太晚,也不便多扰,电话中谢别后与哥哥在小巷中吃早餐,早餐后哥哥又去给我买了水,好一番叮嘱……又翻看地图,正好还有一段同路出城。天灰色一片像一份沉重的忧伤压在胸口让人喘不过气,终于~~~到了分别的路口。


   车还未停稳便滚鞍下马,与哥哥深情一拥,眼眶早已湿润,大哥与我四天同行穿越三省,一路形影不离,途中各种照顾与关心都是让人动容的回忆,回首那些我俩走过的风景,哪一处不是用友谊装点过的河山?在皖、豫、晋三省大地的山水间,并马乘风逐鹿中原,终擒获这份深厚的友谊,留下了的一幕幕,个中情感实难细叙。让情谊浇灌过的肺腑,就像此时的纷飞细雨,已把大地一寸寸的浸透,我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是时候要分开了却又千般不舍,只可惜时光太瘦,指缝太宽,哪怕我们双手紧紧的相握也融合不了离别的岔路。只愿它日重逢再与哥哥共分享那盘中青菜。这一别,雨纷纷路长长留下情谊慢思量……


   从长治到平遥二百多公里的路程,以为三个小时可以到达,没想到这短短的二百公里却成了此行最痛苦的一段。苍天无情,一直是雨,大雨,暴雨,雷阵雨反复上演,总是在穿雨衣脱雨衣的过程中进行着。当时选择走G208,从地图上看从长治到平遥是最近的路,但没想到的是山西是产煤的大省,一条国道上全是拉煤的大货车,那些大货车全都是严重超载,道路也被压得没了国道的模样,一直就在大货车之间穿行,加上天雨路滑大货车又时常发生事故,路面上撒落的煤粉被雨水融成了煤泥,车轮在煤混上左右摇摆,好几次险些摔倒。


    走走停停衣服里已经全是汗,有些大货车司机又常在路中间斗气,谁也不让谁,遇上这种情况,只能下车去央求司机大哥们前后移动一下车辆让我先过,自己还要去指挥看着路况,那时我突然明白大排量摩托车这种情况下的痛苦,如果是换一辆125估计会好很多,再回头看自己,与挖煤者何异?全身从上到下如墨染透,如果不是戴着头盔我想肯定只有二只眼睛会发亮。那一段路终成了难忘的回忆,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山西的确是产煤大省。


   好不容易走出那段路眼看油快耗尽,找到一加油站,赶紧跑进去加油,没想到又遇到一奇葩,我拿着铁桶去叫工作人员帮我加油,对方没好气的说:你没看到在打雷啊?打雷不加油……。老子拿着桶站在冷风中张目结舌一脸的凌乱,这是第一次听说打雷不能加油的,(也不知真假,平时也没注意有没有在打雷时加过油?)等我回过神来再去找他理论,我问如果一天都在打雷那一天都不加油吗?他慢腾腾地说先休息一下吧,等下不打雷了再说,正说话间来了一本地牌照的摩托车,叫了一声加油就从我手里拿走了铁桶,那工作人员什么也没说马上跑过来就给他加了,内心的羊驼开始奔腾你们懂的,这算是欺负人么?等对方加完油了我去拿了铁桶才给我加。


    到达祁县G208与G108的交叉路口,阳光赶走了细雨,脱下一身湿漉漉的衣服摆在路边晾晒,路边正好有一修理店,在路旁坐下来点着一直烟看神仙过路。突然有人叫我,嘿~你还在这里呀?抬眼看原来是一路上都遇到的那位骑单车的老大哥,在那条60公里左右的路上他超过我5次,这一次是第6次了。他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所以主动和我打招呼,其实路上也很想和他打招呼,只是戴着头盔不方便,加上路滑根本没机会和他说话,他把自行车放在路边后和我说着话,之后拿出车上一个哈密瓜要与我分享,可惜无刀,我俩便走到小店去借分准备切瓜。


   小店朱红的大门前,店家一双女儿正在门前玩耍,姐姐好奇地打量着我俩,妹妹却萌萌哒在玩盆中的泡泡,老哥用方言问姐姐,我一句也听不懂在说什么?正说着老板娘可能听到声音走了出来,老哥又说了些什么?老板娘~哦!的一声后转身拿了把刀出来,大哥切了瓜后分给大家吃,一边给我讲了这条路堵车的原因,还给我说乔家大院就在前面30公里左右,平遥却在反方向65公里。


    正在吃哈密瓜时,修理店老板娘端出了一大碗刚煮熟的枣给我们吃,干枣生枣都吃过唯有这煮的枣子还真没吃过,枣的外面还有一些白色粉末,还没吃之前我一直认为那应该是盐,骑单车的老大哥丢了哈蜜瓜皮,忙不迭的拿起一个丢进嘴里,然后一直对我说,快吃,这可是好东西啊~煮枣。我说是吗?拿起一个吃了起来。那味道至今难忘,枣入口中有一股生淡的清香,而且细腻爽口,还有一些些沾牙,并没我想像的是有盐味。老大哥给我讲这可是他们晋中独有的吃法,俺们山西农村每家房前屋后都有枣树,而且山上还有野生的,在饿饭年代每到枣子成熟时,家里无米开锅就靠这些枣充饥。


   这枣的做法有二种,一种是洗净后直接放到水里煮,煮熟后再拿起来晾干,一种是在蒸馍馍的时候把枣用白面里滚一转后放到蒸笼里蒸。她家这个就应该是蒸的,你看到这枣的外面有一层白面没?你运气真好,多吃点,这东西你就算去到大酒店都吃不到。一边听他说着我又拿起一粒慢慢地吃起来。对新鲜事物收获于无形,好不高兴,那一段烂路的折磨早就已经灰飞烟灭在品尝美味之中。如果不是这段艰难的路,如果不是在这休息,我怎么知道枣还有这种吃法?我相信每个人对这世界新鲜事物的认知可以来自方方面面,但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有更多的沉淀吧。


    老大哥骑着车慢慢地消失在我的视线,我看了下晾晒的衣服差不多也干了,道别店家准备出发,这时老板娘热情地说把那些枣子打包带着路上吃,太少了些要不我再给你从家里拿点?我一再谢谢!只因车上没有地方可带,就拿了几个装在包里,穿好装备才想起一直打算去平遥古城,不想现在离乔家大院如此之近,内心一下有些茫然,遂拿出硬币丢反正决定先去哪里?结果是先到乔家大院。辞别店家一直跟着路标指示去乔家大院,在路上又遇到刚才的老大哥,这是一天内第7次相遇了,双方不禁挥手哈哈大笑。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在路上就远远看见“乔家大院停车场”几个大字,好一派古风之韵,拍马过去,立马问路:“此处可是乔家大院?马拴何处?”小二指点迷津:“大爷此处正是乔家大院马厩,可将马歇此处,小人代为照看,大人可入院一观。”打马入厩取下头盔放置于小二值班处,重甲未脱就长驱直入。回头处只见“乔家面食城”几个大字,招牌上各种面食为主的名字尽然排列,秋风中酒旗斜矗,城中名马满地,各种小吃摊前一片吆喝,墙角木制长廊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黑色大缸,每口缸上有一个大大的“醋”字。看来晋人喜酸食醋果然如是,这山西陈醋更是举国闻名。晋中人去大小食坊,不管饺子面条只要几瓣生蒜加上一碟陈醋就是家乡味。


   往里走院中各处均有枣树,果真晋中多枣树,对直走进大院,转出食城才真正地看到“乔家大院”那高大的牌坊,只观一眼这牌坊,已然唏嘘不已,高大雄峻挺拔眼前,从牌坊下走过的人无不抬头观望,从牌坊到院子还有数百米的空旷甬道,大道二旁立着各种关于乔家故事与人物的雕塑,之外是黄花绿草的各种植被精心点缀,这算是给游客的一碟开胃小菜,穿着一身重装走到购票处,排队购票的人们都在回首打量我,搞得我有些无所适从,买了61大洋门票后跟着人群往里走。


    整个大院给人的感觉除了震撼还是震撼,因为撸主不敢相信这是叫民宅啊,简直堪比皇宫,转得楼主头晕眼花的,那些个什么“九龙灯”“犀牛望月镜”“万人球”等稀世珍宝完全是惹人犯罪的玩意。其间大到庭院的设计结构,小到一砖一瓦,雕花纹路都有讲究,整个大院从乾隆年代一直到如今能够保存得如此完好,这中间上百年各种大小战争乔家都能傲然于世,这要特么的多大的财力与人物才能做到啊?不说当时各种大官要员都会来拍乔家马屁,据说就连慈禧老佛爷也曾跪舔献菊向乔家借过银子,厅中挂着的二盏九龙灯就是慈禧亲赐,如今全国未有第三盏。


   一身厚重的骑行服加上一双长靴游园,手里还提着个油箱包,累得撸主不要不要的,实在太热的时候把衣服脱下系于腰间,活脱脱的像个西域喇嘛,乔家大院是我要看的风景,不想我却成了别人的风景,很多人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也打量着我这个怪物,有的还要跟我合影,最开始各种异样的眼神搞得楼主很不自在,后来慢慢习惯了也不顾别人的感受,开始自己拿着手机玩自拍,好歹也要到此一游留影一张嘛。因为“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今天的太长,下午或晚上再更新下半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10:09:17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月三十日晨起,哥哥便递过他的长靴叫我换上,只好在哽咽无语中穿戴好行装,再给吴凡兄弟通了电话,听声音还在睡梦之中,估计昨夜应酬太晚,也不便多扰,电话中谢别后与哥哥在小巷中吃早餐,早餐后哥哥又去给我买了水,好一番叮嘱……又翻看地图,正好还有一段同路出城。天灰色一片像一份沉重的忧伤压在胸口让人喘不过气,终于~~~到了分别的路口。


   车还未停稳便滚鞍下马,与哥哥深情一拥,眼眶早已湿润,大哥与我四天同行穿越三省,一路形影不离,途中各种照顾与关心都是让人动容的回忆,回首那些我俩走过的风景,哪一处不是用友谊装点过的河山?在皖、豫、晋三省大地的山水间,并马乘风逐鹿中原,终擒获这份深厚的友谊,留下了的一幕幕,个中情感实难细叙。让情谊浇灌过的肺腑,就像此时的纷飞细雨,已把大地一寸寸的浸透,我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是时候要分开了却又千般不舍,只可惜时光太瘦,指缝太宽,哪怕我们双手紧紧的相握也融合不了离别的岔路。只愿它日重逢再与哥哥共分享那盘中青菜。这一别,雨纷纷路长长留下情谊慢思量……


   从长治到平遥二百多公里的路程,以为三个小时可以到达,没想到这短短的二百公里却成了此行最痛苦的一段。苍天无情,一直是雨,大雨,暴雨,雷阵雨反复上演,总是在穿雨衣脱雨衣的过程中进行着。当时选择走G208,从地图上看从长治到平遥是最近的路,但没想到的是山西是产煤的大省,一条国道上全是拉煤的大货车,那些大货车全都是严重超载,道路也被压得没了国道的模样,一直就在大货车之间穿行,加上天雨路滑大货车又时常发生事故,路面上撒落的煤粉被雨水融成了煤泥,车轮在煤混上左右摇摆,好几次险些摔倒。


    走走停停衣服里已经全是汗,有些大货车司机又常在路中间斗气,谁也不让谁,遇上这种情况,只能下车去央求司机大哥们前后移动一下车辆让我先过,自己还要去指挥看着路况,那时我突然明白大排量摩托车这种情况下的痛苦,如果是换一辆125估计会好很多,再回头看自己,与挖煤者何异?全身从上到下如墨染透,如果不是戴着头盔我想肯定只有二只眼睛会发亮。那一段路终成了难忘的回忆,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山西的确是产煤大省。


   好不容易走出那段路眼看油快耗尽,找到一加油站,赶紧跑进去加油,没想到又遇到一奇葩,我拿着铁桶去叫工作人员帮我加油,对方没好气的说:你没看到在打雷啊?打雷不加油……。老子拿着桶站在冷风中张目结舌一脸的凌乱,这是第一次听说打雷不能加油的,(也不知真假,平时也没注意有没有在打雷时加过油?)等我回过神来再去找他理论,我问如果一天都在打雷那一天都不加油吗?他慢腾腾地说先休息一下吧,等下不打雷了再说,正说话间来了一本地牌照的摩托车,叫了一声加油就从我手里拿走了铁桶,那工作人员什么也没说马上跑过来就给他加了,内心的羊驼开始奔腾你们懂的,这算是欺负人么?等对方加完油了我去拿了铁桶才给我加。


    到达祁县G208与G108的交叉路口,阳光赶走了细雨,脱下一身湿漉漉的衣服摆在路边晾晒,路边正好有一修理店,在路旁坐下来点着一直烟看神仙过路。突然有人叫我,嘿~你还在这里呀?抬眼看原来是一路上都遇到的那位骑单车的老大哥,在那条60公里左右的路上他超过我5次,这一次是第6次了。他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所以主动和我打招呼,其实路上也很想和他打招呼,只是戴着头盔不方便,加上路滑根本没机会和他说话,他把自行车放在路边后和我说着话,之后拿出车上一个哈密瓜要与我分享,可惜无刀,我俩便走到小店去借分准备切瓜。


   小店朱红的大门前,店家一双女儿正在门前玩耍,姐姐好奇地打量着我俩,妹妹却萌萌哒在玩盆中的泡泡,老哥用方言问姐姐,我一句也听不懂在说什么?正说着老板娘可能听到声音走了出来,老哥又说了些什么?老板娘~哦!的一声后转身拿了把刀出来,大哥切了瓜后分给大家吃,一边给我讲了这条路堵车的原因,还给我说乔家大院就在前面30公里左右,平遥却在反方向65公里。


    正在吃哈密瓜时,修理店老板娘端出了一大碗刚煮熟的枣给我们吃,干枣生枣都吃过唯有这煮的枣子还真没吃过,枣的外面还有一些白色粉末,还没吃之前我一直认为那应该是盐,骑单车的老大哥丢了哈蜜瓜皮,忙不迭的拿起一个丢进嘴里,然后一直对我说,快吃,这可是好东西啊~煮枣。我说是吗?拿起一个吃了起来。那味道至今难忘,枣入口中有一股生淡的清香,而且细腻爽口,还有一些些沾牙,并没我想像的是有盐味。老大哥给我讲这可是他们晋中独有的吃法,俺们山西农村每家房前屋后都有枣树,而且山上还有野生的,在饿饭年代每到枣子成熟时,家里无米开锅就靠这些枣充饥。


   这枣的做法有二种,一种是洗净后直接放到水里煮,煮熟后再拿起来晾干,一种是在蒸馍馍的时候把枣用白面里滚一转后放到蒸笼里蒸。她家这个就应该是蒸的,你看到这枣的外面有一层白面没?你运气真好,多吃点,这东西你就算去到大酒店都吃不到。一边听他说着我又拿起一粒慢慢地吃起来。对新鲜事物收获于无形,好不高兴,那一段烂路的折磨早就已经灰飞烟灭在品尝美味之中。如果不是这段艰难的路,如果不是在这休息,我怎么知道枣还有这种吃法?我相信每个人对这世界新鲜事物的认知可以来自方方面面,但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有更多的沉淀吧。


    老大哥骑着车慢慢地消失在我的视线,我看了下晾晒的衣服差不多也干了,道别店家准备出发,这时老板娘热情地说把那些枣子打包带着路上吃,太少了些要不我再给你从家里拿点?我一再谢谢!只因车上没有地方可带,就拿了几个装在包里,穿好装备才想起一直打算去平遥古城,不想现在离乔家大院如此之近,内心一下有些茫然,遂拿出硬币丢反正决定先去哪里?结果是先到乔家大院。辞别店家一直跟着路标指示去乔家大院,在路上又遇到刚才的老大哥,这是一天内第7次相遇了,双方不禁挥手哈哈大笑。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在路上就远远看见“乔家大院停车场”几个大字,好一派古风之韵,拍马过去,立马问路:“此处可是乔家大院?马拴何处?”小二指点迷津:“大爷此处正是乔家大院马厩,可将马歇此处,小人代为照看,大人可入院一观。”打马入厩取下头盔放置于小二值班处,重甲未脱就长驱直入。回头处只见“乔家面食城”几个大字,招牌上各种面食为主的名字尽然排列,秋风中酒旗斜矗,城中名马满地,各种小吃摊前一片吆喝,墙角木制长廊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黑色大缸,每口缸上有一个大大的“醋”字。看来晋人喜酸食醋果然如是,这山西陈醋更是举国闻名。晋中人去大小食坊,不管饺子面条只要几瓣生蒜加上一碟陈醋就是家乡味。


   往里走院中各处均有枣树,果真晋中多枣树,对直走进大院,转出食城才真正地看到“乔家大院”那高大的牌坊,只观一眼这牌坊,已然唏嘘不已,高大雄峻挺拔眼前,从牌坊下走过的人无不抬头观望,从牌坊到院子还有数百米的空旷甬道,大道二旁立着各种关于乔家故事与人物的雕塑,之外是黄花绿草的各种植被精心点缀,这算是给游客的一碟开胃小菜,穿着一身重装走到购票处,排队购票的人们都在回首打量我,搞得我有些无所适从,买了61大洋门票后跟着人群往里走。


    整个大院给人的感觉除了震撼还是震撼,因为撸主不敢相信这是叫民宅啊,简直堪比皇宫,转得楼主头晕眼花的,那些个什么“九龙灯”“犀牛望月镜”“万人球”等稀世珍宝完全是惹人犯罪的玩意。其间大到庭院的设计结构,小到一砖一瓦,雕花纹路都有讲究,整个大院从乾隆年代一直到如今能够保存得如此完好,这中间上百年各种大小战争乔家都能傲然于世,这要特么的多大的财力与人物才能做到啊?不说当时各种大官要员都会来拍乔家马屁,据说就连慈禧老佛爷也曾跪舔献菊向乔家借过银子,厅中挂着的二盏九龙灯就是慈禧亲赐,如今全国未有第三盏。


   一身厚重的骑行服加上一双长靴游园,手里还提着个油箱包,累得撸主不要不要的,实在太热的时候把衣服脱下系于腰间,活脱脱的像个西域喇嘛,乔家大院是我要看的风景,不想我却成了别人的风景,很多人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也打量着我这个怪物,有的还要跟我合影,最开始各种异样的眼神搞得楼主很不自在,后来慢慢习惯了也不顾别人的感受,开始自己拿着手机玩自拍,好歹也要到此一游留影一张嘛。因为“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今天的太长,下午或晚上再更新下半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10: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月三十日晨起,哥哥便递过他的长靴叫我换上,只好在哽咽无语中穿戴好行装,再给吴凡兄弟通了电话,听声音还在睡梦之中,估计昨夜应酬太晚,也不便多扰,电话中谢别后与哥哥在小巷中吃早餐,早餐后哥哥又去给我买了水,好一番叮嘱……又翻看地图,正好还有一段同路出城。天灰色一片像一份沉重的忧伤压在胸口让人喘不过气,终于~~~到了分别的路口。


   车还未停稳便滚鞍下马,与哥哥深情一拥,眼眶早已湿润,大哥与我四天同行穿越三省,一路形影不离,途中各种照顾与关心都是让人动容的回忆,回首那些我俩走过的风景,哪一处不是用友谊装点过的河山?在皖、豫、晋三省大地的山水间,并马乘风逐鹿中原,终擒获这份深厚的友谊,留下了的一幕幕,个中情感实难细叙。让情谊浇灌过的肺腑,就像此时的纷飞细雨,已把大地一寸寸的浸透,我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是时候要分开了却又千般不舍,只可惜时光太瘦,指缝太宽,哪怕我们双手紧紧的相握也融合不了离别的岔路。只愿它日重逢再与哥哥共分享那盘中青菜。这一别,雨纷纷路长长留下情谊慢思量……


   从长治到平遥二百多公里的路程,以为三个小时可以到达,没想到这短短的二百公里却成了此行最痛苦的一段。苍天无情,一直是雨,大雨,暴雨,雷阵雨反复上演,总是在穿雨衣脱雨衣的过程中进行着。当时选择走G208,从地图上看从长治到平遥是最近的路,但没想到的是山西是产煤的大省,一条国道上全是拉煤的大货车,那些大货车全都是严重超载,道路也被压得没了国道的模样,一直就在大货车之间穿行,加上天雨路滑大货车又时常发生事故,路面上撒落的煤粉被雨水融成了煤泥,车轮在煤混上左右摇摆,好几次险些摔倒。


    走走停停衣服里已经全是汗,有些大货车司机又常在路中间斗气,谁也不让谁,遇上这种情况,只能下车去央求司机大哥们前后移动一下车辆让我先过,自己还要去指挥看着路况,那时我突然明白大排量摩托车这种情况下的痛苦,如果是换一辆125估计会好很多,再回头看自己,与挖煤者何异?全身从上到下如墨染透,如果不是戴着头盔我想肯定只有二只眼睛会发亮。那一段路终成了难忘的回忆,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山西的确是产煤大省。


   好不容易走出那段路眼看油快耗尽,找到一加油站,赶紧跑进去加油,没想到又遇到一奇葩,我拿着铁桶去叫工作人员帮我加油,对方没好气的说:你没看到在打雷啊?打雷不加油……。老子拿着桶站在冷风中张目结舌一脸的凌乱,这是第一次听说打雷不能加油的,(也不知真假,平时也没注意有没有在打雷时加过油?)等我回过神来再去找他理论,我问如果一天都在打雷那一天都不加油吗?他慢腾腾地说先休息一下吧,等下不打雷了再说,正说话间来了一本地牌照的摩托车,叫了一声加油就从我手里拿走了铁桶,那工作人员什么也没说马上跑过来就给他加了,内心的羊驼开始奔腾你们懂的,这算是欺负人么?等对方加完油了我去拿了铁桶才给我加。


    到达祁县G208与G108的交叉路口,阳光赶走了细雨,脱下一身湿漉漉的衣服摆在路边晾晒,路边正好有一修理店,在路旁坐下来点着一直烟看神仙过路。突然有人叫我,嘿~你还在这里呀?抬眼看原来是一路上都遇到的那位骑单车的老大哥,在那条60公里左右的路上他超过我5次,这一次是第6次了。他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所以主动和我打招呼,其实路上也很想和他打招呼,只是戴着头盔不方便,加上路滑根本没机会和他说话,他把自行车放在路边后和我说着话,之后拿出车上一个哈密瓜要与我分享,可惜无刀,我俩便走到小店去借分准备切瓜。


   小店朱红的大门前,店家一双女儿正在门前玩耍,姐姐好奇地打量着我俩,妹妹却萌萌哒在玩盆中的泡泡,老哥用方言问姐姐,我一句也听不懂在说什么?正说着老板娘可能听到声音走了出来,老哥又说了些什么?老板娘~哦!的一声后转身拿了把刀出来,大哥切了瓜后分给大家吃,一边给我讲了这条路堵车的原因,还给我说乔家大院就在前面30公里左右,平遥却在反方向65公里。


    正在吃哈密瓜时,修理店老板娘端出了一大碗刚煮熟的枣给我们吃,干枣生枣都吃过唯有这煮的枣子还真没吃过,枣的外面还有一些白色粉末,还没吃之前我一直认为那应该是盐,骑单车的老大哥丢了哈蜜瓜皮,忙不迭的拿起一个丢进嘴里,然后一直对我说,快吃,这可是好东西啊~煮枣。我说是吗?拿起一个吃了起来。那味道至今难忘,枣入口中有一股生淡的清香,而且细腻爽口,还有一些些沾牙,并没我想像的是有盐味。老大哥给我讲这可是他们晋中独有的吃法,俺们山西农村每家房前屋后都有枣树,而且山上还有野生的,在饿饭年代每到枣子成熟时,家里无米开锅就靠这些枣充饥。


   这枣的做法有二种,一种是洗净后直接放到水里煮,煮熟后再拿起来晾干,一种是在蒸馍馍的时候把枣用白面里滚一转后放到蒸笼里蒸。她家这个就应该是蒸的,你看到这枣的外面有一层白面没?你运气真好,多吃点,这东西你就算去到大酒店都吃不到。一边听他说着我又拿起一粒慢慢地吃起来。对新鲜事物收获于无形,好不高兴,那一段烂路的折磨早就已经灰飞烟灭在品尝美味之中。如果不是这段艰难的路,如果不是在这休息,我怎么知道枣还有这种吃法?我相信每个人对这世界新鲜事物的认知可以来自方方面面,但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有更多的沉淀吧。


    老大哥骑着车慢慢地消失在我的视线,我看了下晾晒的衣服差不多也干了,道别店家准备出发,这时老板娘热情地说把那些枣子打包带着路上吃,太少了些要不我再给你从家里拿点?我一再谢谢!只因车上没有地方可带,就拿了几个装在包里,穿好装备才想起一直打算去平遥古城,不想现在离乔家大院如此之近,内心一下有些茫然,遂拿出硬币丢反正决定先去哪里?结果是先到乔家大院。辞别店家一直跟着路标指示去乔家大院,在路上又遇到刚才的老大哥,这是一天内第7次相遇了,双方不禁挥手哈哈大笑。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在路上就远远看见“乔家大院停车场”几个大字,好一派古风之韵,拍马过去,立马问路:“此处可是乔家大院?马拴何处?”小二指点迷津:“大爷此处正是乔家大院马厩,可将马歇此处,小人代为照看,大人可入院一观。”打马入厩取下头盔放置于小二值班处,重甲未脱就长驱直入。回头处只见“乔家面食城”几个大字,招牌上各种面食为主的名字尽然排列,秋风中酒旗斜矗,城中名马满地,各种小吃摊前一片吆喝,墙角木制长廊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黑色大缸,每口缸上有一个大大的“醋”字。看来晋人喜酸食醋果然如是,这山西陈醋更是举国闻名。晋中人去大小食坊,不管饺子面条只要几瓣生蒜加上一碟陈醋就是家乡味。


   往里走院中各处均有枣树,果真晋中多枣树,对直走进大院,转出食城才真正地看到“乔家大院”那高大的牌坊,只观一眼这牌坊,已然唏嘘不已,高大雄峻挺拔眼前,从牌坊下走过的人无不抬头观望,从牌坊到院子还有数百米的空旷甬道,大道二旁立着各种关于乔家故事与人物的雕塑,之外是黄花绿草的各种植被精心点缀,这算是给游客的一碟开胃小菜,穿着一身重装走到购票处,排队购票的人们都在回首打量我,搞得我有些无所适从,买了61大洋门票后跟着人群往里走。


    整个大院给人的感觉除了震撼还是震撼,因为撸主不敢相信这是叫民宅啊,简直堪比皇宫,转得楼主头晕眼花的,那些个什么“九龙灯”“犀牛望月镜”“万人球”等稀世珍宝完全是惹人犯罪的玩意。其间大到庭院的设计结构,小到一砖一瓦,雕花纹路都有讲究,整个大院从乾隆年代一直到如今能够保存得如此完好,这中间上百年各种大小战争乔家都能傲然于世,这要特么的多大的财力与人物才能做到啊?不说当时各种大官要员都会来拍乔家马屁,据说就连慈禧老佛爷也曾跪舔献菊向乔家借过银子,厅中挂着的二盏九龙灯就是慈禧亲赐,如今全国未有第三盏。


   一身厚重的骑行服加上一双长靴游园,手里还提着个油箱包,累得撸主不要不要的,实在太热的时候把衣服脱下系于腰间,活脱脱的像个西域喇嘛,乔家大院是我要看的风景,不想我却成了别人的风景,很多人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也打量着我这个怪物,有的还要跟我合影,最开始各种异样的眼神搞得楼主很不自在,后来慢慢习惯了也不顾别人的感受,开始自己拿着手机玩自拍,好歹也要到此一游留影一张嘛。因为“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今天的太长,下午或晚上再更新下半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5-14 10: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10: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月三十日晨起,哥哥便递过他的长靴叫我换上,只好在哽咽无语中穿戴好行装,再给吴凡兄弟通了电话,听声音还在睡梦之中,估计昨夜应酬太晚,也不便多扰,电话中谢别后与哥哥在小巷中吃早餐,早餐后哥哥又去给我买了水,好一番叮嘱……又翻看地图,正好还有一段同路出城。天灰色一片像一份沉重的忧伤压在胸口让人喘不过气,终于~~~到了分别的路口。


   车还未停稳便滚鞍下马,与哥哥深情一拥,眼眶早已湿润,大哥与我四天同行穿越三省,一路形影不离,途中各种照顾与关心都是让人动容的回忆,回首那些我俩走过的风景,哪一处不是用友谊装点过的河山?在皖、豫、晋三省大地的山水间,并马乘风逐鹿中原,终擒获这份深厚的友谊,留下了的一幕幕,个中情感实难细叙。让情谊浇灌过的肺腑,就像此时的纷飞细雨,已把大地一寸寸的浸透,我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是时候要分开了却又千般不舍,只可惜时光太瘦,指缝太宽,哪怕我们双手紧紧的相握也融合不了离别的岔路。只愿它日重逢再与哥哥共分享那盘中青菜。这一别,雨纷纷路长长留下情谊慢思量……


   从长治到平遥二百多公里的路程,以为三个小时可以到达,没想到这短短的二百公里却成了此行最痛苦的一段。苍天无情,一直是雨,大雨,暴雨,雷阵雨反复上演,总是在穿雨衣脱雨衣的过程中进行着。当时选择走G208,从地图上看从长治到平遥是最近的路,但没想到的是山西是产煤的大省,一条国道上全是拉煤的大货车,那些大货车全都是严重超载,道路也被压得没了国道的模样,一直就在大货车之间穿行,加上天雨路滑大货车又时常发生事故,路面上撒落的煤粉被雨水融成了煤泥,车轮在煤混上左右摇摆,好几次险些摔倒。


    走走停停衣服里已经全是汗,有些大货车司机又常在路中间斗气,谁也不让谁,遇上这种情况,只能下车去央求司机大哥们前后移动一下车辆让我先过,自己还要去指挥看着路况,那时我突然明白大排量摩托车这种情况下的痛苦,如果是换一辆125估计会好很多,再回头看自己,与挖煤者何异?全身从上到下如墨染透,如果不是戴着头盔我想肯定只有二只眼睛会发亮。那一段路终成了难忘的回忆,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山西的确是产煤大省。


   好不容易走出那段路眼看油快耗尽,找到一加油站,赶紧跑进去加油,没想到又遇到一奇葩,我拿着铁桶去叫工作人员帮我加油,对方没好气的说:你没看到在打雷啊?打雷不加油……。老子拿着桶站在冷风中张目结舌一脸的凌乱,这是第一次听说打雷不能加油的,(也不知真假,平时也没注意有没有在打雷时加过油?)等我回过神来再去找他理论,我问如果一天都在打雷那一天都不加油吗?他慢腾腾地说先休息一下吧,等下不打雷了再说,正说话间来了一本地牌照的摩托车,叫了一声加油就从我手里拿走了铁桶,那工作人员什么也没说马上跑过来就给他加了,内心的羊驼开始奔腾你们懂的,这算是欺负人么?等对方加完油了我去拿了铁桶才给我加。


    到达祁县G208与G108的交叉路口,阳光赶走了细雨,脱下一身湿漉漉的衣服摆在路边晾晒,路边正好有一修理店,在路旁坐下来点着一直烟看神仙过路。突然有人叫我,嘿~你还在这里呀?抬眼看原来是一路上都遇到的那位骑单车的老大哥,在那条60公里左右的路上他超过我5次,这一次是第6次了。他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所以主动和我打招呼,其实路上也很想和他打招呼,只是戴着头盔不方便,加上路滑根本没机会和他说话,他把自行车放在路边后和我说着话,之后拿出车上一个哈密瓜要与我分享,可惜无刀,我俩便走到小店去借分准备切瓜。


   小店朱红的大门前,店家一双女儿正在门前玩耍,姐姐好奇地打量着我俩,妹妹却萌萌哒在玩盆中的泡泡,老哥用方言问姐姐,我一句也听不懂在说什么?正说着老板娘可能听到声音走了出来,老哥又说了些什么?老板娘~哦!的一声后转身拿了把刀出来,大哥切了瓜后分给大家吃,一边给我讲了这条路堵车的原因,还给我说乔家大院就在前面30公里左右,平遥却在反方向65公里。


    正在吃哈密瓜时,修理店老板娘端出了一大碗刚煮熟的枣给我们吃,干枣生枣都吃过唯有这煮的枣子还真没吃过,枣的外面还有一些白色粉末,还没吃之前我一直认为那应该是盐,骑单车的老大哥丢了哈蜜瓜皮,忙不迭的拿起一个丢进嘴里,然后一直对我说,快吃,这可是好东西啊~煮枣。我说是吗?拿起一个吃了起来。那味道至今难忘,枣入口中有一股生淡的清香,而且细腻爽口,还有一些些沾牙,并没我想像的是有盐味。老大哥给我讲这可是他们晋中独有的吃法,俺们山西农村每家房前屋后都有枣树,而且山上还有野生的,在饿饭年代每到枣子成熟时,家里无米开锅就靠这些枣充饥。


   这枣的做法有二种,一种是洗净后直接放到水里煮,煮熟后再拿起来晾干,一种是在蒸馍馍的时候把枣用白面里滚一转后放到蒸笼里蒸。她家这个就应该是蒸的,你看到这枣的外面有一层白面没?你运气真好,多吃点,这东西你就算去到大酒店都吃不到。一边听他说着我又拿起一粒慢慢地吃起来。对新鲜事物收获于无形,好不高兴,那一段烂路的折磨早就已经灰飞烟灭在品尝美味之中。如果不是这段艰难的路,如果不是在这休息,我怎么知道枣还有这种吃法?我相信每个人对这世界新鲜事物的认知可以来自方方面面,但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有更多的沉淀吧。


    老大哥骑着车慢慢地消失在我的视线,我看了下晾晒的衣服差不多也干了,道别店家准备出发,这时老板娘热情地说把那些枣子打包带着路上吃,太少了些要不我再给你从家里拿点?我一再谢谢!只因车上没有地方可带,就拿了几个装在包里,穿好装备才想起一直打算去平遥古城,不想现在离乔家大院如此之近,内心一下有些茫然,遂拿出硬币丢反正决定先去哪里?结果是先到乔家大院。辞别店家一直跟着路标指示去乔家大院,在路上又遇到刚才的老大哥,这是一天内第7次相遇了,双方不禁挥手哈哈大笑。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在路上就远远看见“乔家大院停车场”几个大字,好一派古风之韵,拍马过去,立马问路:“此处可是乔家大院?马拴何处?”小二指点迷津:“大爷此处正是乔家大院马厩,可将马歇此处,小人代为照看,大人可入院一观。”打马入厩取下头盔放置于小二值班处,重甲未脱就长驱直入。回头处只见“乔家面食城”几个大字,招牌上各种面食为主的名字尽然排列,秋风中酒旗斜矗,城中名马满地,各种小吃摊前一片吆喝,墙角木制长廊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黑色大缸,每口缸上有一个大大的“醋”字。看来晋人喜酸食醋果然如是,这山西陈醋更是举国闻名。晋中人去大小食坊,不管饺子面条只要几瓣生蒜加上一碟陈醋就是家乡味。


   往里走院中各处均有枣树,果真晋中多枣树,对直走进大院,转出食城才真正地看到“乔家大院”那高大的牌坊,只观一眼这牌坊,已然唏嘘不已,高大雄峻挺拔眼前,从牌坊下走过的人无不抬头观望,从牌坊到院子还有数百米的空旷甬道,大道二旁立着各种关于乔家故事与人物的雕塑,之外是黄花绿草的各种植被精心点缀,这算是给游客的一碟开胃小菜,穿着一身重装走到购票处,排队购票的人们都在回首打量我,搞得我有些无所适从,买了61大洋门票后跟着人群往里走。


    整个大院给人的感觉除了震撼还是震撼,因为撸主不敢相信这是叫民宅啊,简直堪比皇宫,转得楼主头晕眼花的,那些个什么“九龙灯”“犀牛望月镜”“万人球”等稀世珍宝完全是惹人犯罪的玩意。其间大到庭院的设计结构,小到一砖一瓦,雕花纹路都有讲究,整个大院从乾隆年代一直到如今能够保存得如此完好,这中间上百年各种大小战争乔家都能傲然于世,这要特么的多大的财力与人物才能做到啊?不说当时各种大官要员都会来拍乔家马屁,据说就连慈禧老佛爷也曾跪舔献菊向乔家借过银子,厅中挂着的二盏九龙灯就是慈禧亲赐,如今全国未有第三盏。


   一身厚重的骑行服加上一双长靴游园,手里还提着个油箱包,累得撸主不要不要的,实在太热的时候把衣服脱下系于腰间,活脱脱的像个西域喇嘛,乔家大院是我要看的风景,不想我却成了别人的风景,很多人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也打量着我这个怪物,有的还要跟我合影,最开始各种异样的眼神搞得楼主很不自在,后来慢慢习惯了也不顾别人的感受,开始自己拿着手机玩自拍,好歹也要到此一游留影一张嘛。因为“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今天的太长,下午或晚上再更新下半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10: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月三十日晨起,哥哥便递过他的长靴叫我换上,只好在哽咽无语中穿戴好行装,再给吴凡兄弟通了电话,听声音还在睡梦之中,估计昨夜应酬太晚,也不便多扰,电话中谢别后与哥哥在小巷中吃早餐,早餐后哥哥又去给我买了水,好一番叮嘱……又翻看地图,正好还有一段同路出城。天灰色一片像一份沉重的忧伤压在胸口让人喘不过气,终于~~~到了分别的路口。


   车还未停稳便滚鞍下马,与哥哥深情一拥,眼眶早已湿润,大哥与我四天同行穿越三省,一路形影不离,途中各种照顾与关心都是让人动容的回忆,回首那些我俩走过的风景,哪一处不是用友谊装点过的河山?在皖、豫、晋三省大地的山水间,并马乘风逐鹿中原,终擒获这份深厚的友谊,留下了的一幕幕,个中情感实难细叙。让情谊浇灌过的肺腑,就像此时的纷飞细雨,已把大地一寸寸的浸透,我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是时候要分开了却又千般不舍,只可惜时光太瘦,指缝太宽,哪怕我们双手紧紧的相握也融合不了离别的岔路。只愿它日重逢再与哥哥共分享那盘中青菜。这一别,雨纷纷路长长留下情谊慢思量……


   从长治到平遥二百多公里的路程,以为三个小时可以到达,没想到这短短的二百公里却成了此行最痛苦的一段。苍天无情,一直是雨,大雨,暴雨,雷阵雨反复上演,总是在穿雨衣脱雨衣的过程中进行着。当时选择走G208,从地图上看从长治到平遥是最近的路,但没想到的是山西是产煤的大省,一条国道上全是拉煤的大货车,那些大货车全都是严重超载,道路也被压得没了国道的模样,一直就在大货车之间穿行,加上天雨路滑大货车又时常发生事故,路面上撒落的煤粉被雨水融成了煤泥,车轮在煤混上左右摇摆,好几次险些摔倒。


    走走停停衣服里已经全是汗,有些大货车司机又常在路中间斗气,谁也不让谁,遇上这种情况,只能下车去央求司机大哥们前后移动一下车辆让我先过,自己还要去指挥看着路况,那时我突然明白大排量摩托车这种情况下的痛苦,如果是换一辆125估计会好很多,再回头看自己,与挖煤者何异?全身从上到下如墨染透,如果不是戴着头盔我想肯定只有二只眼睛会发亮。那一段路终成了难忘的回忆,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山西的确是产煤大省。


   好不容易走出那段路眼看油快耗尽,找到一加油站,赶紧跑进去加油,没想到又遇到一奇葩,我拿着铁桶去叫工作人员帮我加油,对方没好气的说:你没看到在打雷啊?打雷不加油……。老子拿着桶站在冷风中张目结舌一脸的凌乱,这是第一次听说打雷不能加油的,(也不知真假,平时也没注意有没有在打雷时加过油?)等我回过神来再去找他理论,我问如果一天都在打雷那一天都不加油吗?他慢腾腾地说先休息一下吧,等下不打雷了再说,正说话间来了一本地牌照的摩托车,叫了一声加油就从我手里拿走了铁桶,那工作人员什么也没说马上跑过来就给他加了,内心的羊驼开始奔腾你们懂的,这算是欺负人么?等对方加完油了我去拿了铁桶才给我加。


    到达祁县G208与G108的交叉路口,阳光赶走了细雨,脱下一身湿漉漉的衣服摆在路边晾晒,路边正好有一修理店,在路旁坐下来点着一直烟看神仙过路。突然有人叫我,嘿~你还在这里呀?抬眼看原来是一路上都遇到的那位骑单车的老大哥,在那条60公里左右的路上他超过我5次,这一次是第6次了。他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所以主动和我打招呼,其实路上也很想和他打招呼,只是戴着头盔不方便,加上路滑根本没机会和他说话,他把自行车放在路边后和我说着话,之后拿出车上一个哈密瓜要与我分享,可惜无刀,我俩便走到小店去借分准备切瓜。


   小店朱红的大门前,店家一双女儿正在门前玩耍,姐姐好奇地打量着我俩,妹妹却萌萌哒在玩盆中的泡泡,老哥用方言问姐姐,我一句也听不懂在说什么?正说着老板娘可能听到声音走了出来,老哥又说了些什么?老板娘~哦!的一声后转身拿了把刀出来,大哥切了瓜后分给大家吃,一边给我讲了这条路堵车的原因,还给我说乔家大院就在前面30公里左右,平遥却在反方向65公里。


    正在吃哈密瓜时,修理店老板娘端出了一大碗刚煮熟的枣给我们吃,干枣生枣都吃过唯有这煮的枣子还真没吃过,枣的外面还有一些白色粉末,还没吃之前我一直认为那应该是盐,骑单车的老大哥丢了哈蜜瓜皮,忙不迭的拿起一个丢进嘴里,然后一直对我说,快吃,这可是好东西啊~煮枣。我说是吗?拿起一个吃了起来。那味道至今难忘,枣入口中有一股生淡的清香,而且细腻爽口,还有一些些沾牙,并没我想像的是有盐味。老大哥给我讲这可是他们晋中独有的吃法,俺们山西农村每家房前屋后都有枣树,而且山上还有野生的,在饿饭年代每到枣子成熟时,家里无米开锅就靠这些枣充饥。


   这枣的做法有二种,一种是洗净后直接放到水里煮,煮熟后再拿起来晾干,一种是在蒸馍馍的时候把枣用白面里滚一转后放到蒸笼里蒸。她家这个就应该是蒸的,你看到这枣的外面有一层白面没?你运气真好,多吃点,这东西你就算去到大酒店都吃不到。一边听他说着我又拿起一粒慢慢地吃起来。对新鲜事物收获于无形,好不高兴,那一段烂路的折磨早就已经灰飞烟灭在品尝美味之中。如果不是这段艰难的路,如果不是在这休息,我怎么知道枣还有这种吃法?我相信每个人对这世界新鲜事物的认知可以来自方方面面,但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有更多的沉淀吧。


    老大哥骑着车慢慢地消失在我的视线,我看了下晾晒的衣服差不多也干了,道别店家准备出发,这时老板娘热情地说把那些枣子打包带着路上吃,太少了些要不我再给你从家里拿点?我一再谢谢!只因车上没有地方可带,就拿了几个装在包里,穿好装备才想起一直打算去平遥古城,不想现在离乔家大院如此之近,内心一下有些茫然,遂拿出硬币丢反正决定先去哪里?结果是先到乔家大院。辞别店家一直跟着路标指示去乔家大院,在路上又遇到刚才的老大哥,这是一天内第7次相遇了,双方不禁挥手哈哈大笑。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在路上就远远看见“乔家大院停车场”几个大字,好一派古风之韵,拍马过去,立马问路:“此处可是乔家大院?马拴何处?”小二指点迷津:“大爷此处正是乔家大院马厩,可将马歇此处,小人代为照看,大人可入院一观。”打马入厩取下头盔放置于小二值班处,重甲未脱就长驱直入。回头处只见“乔家面食城”几个大字,招牌上各种面食为主的名字尽然排列,秋风中酒旗斜矗,城中名马满地,各种小吃摊前一片吆喝,墙角木制长廊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黑色大缸,每口缸上有一个大大的“醋”字。看来晋人喜酸食醋果然如是,这山西陈醋更是举国闻名。晋中人去大小食坊,不管饺子面条只要几瓣生蒜加上一碟陈醋就是家乡味。


   往里走院中各处均有枣树,果真晋中多枣树,对直走进大院,转出食城才真正地看到“乔家大院”那高大的牌坊,只观一眼这牌坊,已然唏嘘不已,高大雄峻挺拔眼前,从牌坊下走过的人无不抬头观望,从牌坊到院子还有数百米的空旷甬道,大道二旁立着各种关于乔家故事与人物的雕塑,之外是黄花绿草的各种植被精心点缀,这算是给游客的一碟开胃小菜,穿着一身重装走到购票处,排队购票的人们都在回首打量我,搞得我有些无所适从,买了61大洋门票后跟着人群往里走。


    整个大院给人的感觉除了震撼还是震撼,因为撸主不敢相信这是叫民宅啊,简直堪比皇宫,转得楼主头晕眼花的,那些个什么“九龙灯”“犀牛望月镜”“万人球”等稀世珍宝完全是惹人犯罪的玩意。其间大到庭院的设计结构,小到一砖一瓦,雕花纹路都有讲究,整个大院从乾隆年代一直到如今能够保存得如此完好,这中间上百年各种大小战争乔家都能傲然于世,这要特么的多大的财力与人物才能做到啊?不说当时各种大官要员都会来拍乔家马屁,据说就连慈禧老佛爷也曾跪舔献菊向乔家借过银子,厅中挂着的二盏九龙灯就是慈禧亲赐,如今全国未有第三盏。


   一身厚重的骑行服加上一双长靴游园,手里还提着个油箱包,累得撸主不要不要的,实在太热的时候把衣服脱下系于腰间,活脱脱的像个西域喇嘛,乔家大院是我要看的风景,不想我却成了别人的风景,很多人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也打量着我这个怪物,有的还要跟我合影,最开始各种异样的眼神搞得楼主很不自在,后来慢慢习惯了也不顾别人的感受,开始自己拿着手机玩自拍,好歹也要到此一游留影一张嘛。因为“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今天的太长,下午或晚上再更新下半部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10: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月三十日晨起,哥哥便递过他的长靴叫我换上,只好在哽咽无语中穿戴好行装,再给吴凡兄弟通了电话,听声音还在睡梦之中,估计昨夜应酬太晚,也不便多扰,电话中谢别后与哥哥在小巷中吃早餐,早餐后哥哥又去给我买了水,好一番叮嘱……又翻看地图,正好还有一段同路出城。天灰色一片像一份沉重的忧伤压在胸口让人喘不过气,终于~~~到了分别的路口。
IMG_1157.jpg

   车还未停稳便滚鞍下马,与哥哥深情一拥,眼眶早已湿润,大哥与我四天同行穿越三省,一路形影不离,途中各种照顾与关心都是让人动容的回忆,回首那些我俩走过的风景,哪一处不是用友谊装点过的河山?在皖、豫、晋三省大地的山水间,并马乘风逐鹿中原,终擒获这份深厚的友谊,留下了的一幕幕,个中情感实难细叙。让情谊浇灌过的肺腑,就像此时的纷飞细雨,已把大地一寸寸的浸透,我知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是时候要分开了却又千般不舍,只可惜时光太瘦,指缝太宽,哪怕我们双手紧紧的相握也融合不了离别的岔路。只愿它日重逢再与哥哥共分享那盘中青菜。这一别,雨纷纷路长长留下情谊慢思量……
IMG_1161.jpg

   从长治到平遥二百多公里的路程,以为三个小时可以到达,没想到这短短的二百公里却成了此行最痛苦的一段。苍天无情,一直是雨,大雨,暴雨,雷阵雨反复上演,总是在穿雨衣脱雨衣的过程中进行着。当时选择走G208,从地图上看从长治到平遥是最近的路,但没想到的是山西是产煤的大省,一条国道上全是拉煤的大货车,那些大货车全都是严重超载,道路也被压得没了国道的模样,一直就在大货车之间穿行,加上天雨路滑大货车又时常发生事故,路面上撒落的煤粉被雨水融成了煤泥,车轮在煤混上左右摇摆,好几次险些摔倒。
IMG_1170.jpg IMG_1171.jpg

    走走停停衣服里已经全是汗,有些大货车司机又常在路中间斗气,谁也不让谁,遇上这种情况,只能下车去央求司机大哥们前后移动一下车辆让我先过,自己还要去指挥看着路况,那时我突然明白大排量摩托车这种情况下的痛苦,如果是换一辆125估计会好很多,再回头看自己,与挖煤者何异?全身从上到下如墨染透,如果不是戴着头盔我想肯定只有二只眼睛会发亮。那一段路终成了难忘的回忆,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山西的确是产煤大省。
IMG_1173.jpg

   好不容易走出那段路眼看油快耗尽,找到一加油站,赶紧跑进去加油,没想到又遇到一奇葩,我拿着铁桶去叫工作人员帮我加油,对方没好气的说:你没看到在打雷啊?打雷不加油……。老子拿着桶站在冷风中张目结舌一脸的凌乱,这是第一次听说打雷不能加油的,(也不知真假,平时也没注意有没有在打雷时加过油?)等我回过神来再去找他理论,我问如果一天都在打雷那一天都不加油吗?他慢腾腾地说先休息一下吧,等下不打雷了再说,正说话间来了一本地牌照的摩托车,叫了一声加油就从我手里拿走了铁桶,那工作人员什么也没说马上跑过来就给他加了,内心的羊驼开始奔腾你们懂的,这算是欺负人么?等对方加完油了我去拿了铁桶才给我加。
IMG_1176.jpg

    到达祁县G208与G108的交叉路口,阳光赶走了细雨,脱下一身湿漉漉的衣服摆在路边晾晒,路边正好有一修理店,在路旁坐下来点着一直烟看神仙过路。突然有人叫我,嘿~你还在这里呀?抬眼看原来是一路上都遇到的那位骑单车的老大哥,在那条60公里左右的路上他超过我5次,这一次是第6次了。他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所以主动和我打招呼,其实路上也很想和他打招呼,只是戴着头盔不方便,加上路滑根本没机会和他说话,他把自行车放在路边后和我说着话,之后拿出车上一个哈密瓜要与我分享,可惜无刀,我俩便走到小店去借分准备切瓜。
IMG_1186.jpg

   小店朱红的大门前,店家一双女儿正在门前玩耍,姐姐好奇地打量着我俩,妹妹却萌萌哒在玩盆中的泡泡,老哥用方言问姐姐,我一句也听不懂在说什么?正说着老板娘可能听到声音走了出来,老哥又说了些什么?老板娘~哦!的一声后转身拿了把刀出来,大哥切了瓜后分给大家吃,一边给我讲了这条路堵车的原因,还给我说乔家大院就在前面30公里左右,平遥却在反方向65公里。
IMG_1195.jpg

    正在吃哈密瓜时,修理店老板娘端出了一大碗刚煮熟的枣给我们吃,干枣生枣都吃过唯有这煮的枣子还真没吃过,枣的外面还有一些白色粉末,还没吃之前我一直认为那应该是盐,骑单车的老大哥丢了哈蜜瓜皮,忙不迭的拿起一个丢进嘴里,然后一直对我说,快吃,这可是好东西啊~煮枣。我说是吗?拿起一个吃了起来。那味道至今难忘,枣入口中有一股生淡的清香,而且细腻爽口,还有一些些沾牙,并没我想像的是有盐味。老大哥给我讲这可是他们晋中独有的吃法,俺们山西农村每家房前屋后都有枣树,而且山上还有野生的,在饿饭年代每到枣子成熟时,家里无米开锅就靠这些枣充饥。
IMG_1193.jpg

   这枣的做法有二种,一种是洗净后直接放到水里煮,煮熟后再拿起来晾干,一种是在蒸馍馍的时候把枣用白面里滚一转后放到蒸笼里蒸。她家这个就应该是蒸的,你看到这枣的外面有一层白面没?你运气真好,多吃点,这东西你就算去到大酒店都吃不到。一边听他说着我又拿起一粒慢慢地吃起来。对新鲜事物收获于无形,好不高兴,那一段烂路的折磨早就已经灰飞烟灭在品尝美味之中。如果不是这段艰难的路,如果不是在这休息,我怎么知道枣还有这种吃法?我相信每个人对这世界新鲜事物的认知可以来自方方面面,但只有亲身经历了才能有更多的沉淀吧。
IMG_1192.jpg

    老大哥骑着车慢慢地消失在我的视线,我看了下晾晒的衣服差不多也干了,道别店家准备出发,这时老板娘热情地说把那些枣子打包带着路上吃,太少了些要不我再给你从家里拿点?我一再谢谢!只因车上没有地方可带,就拿了几个装在包里,穿好装备才想起一直打算去平遥古城,不想现在离乔家大院如此之近,内心一下有些茫然,遂拿出硬币丢反正决定先去哪里?结果是先到乔家大院。辞别店家一直跟着路标指示去乔家大院,在路上又遇到刚才的老大哥,这是一天内第7次相遇了,双方不禁挥手哈哈大笑。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
IMG_1197.jpg

   在路上就远远看见“乔家大院停车场”几个大字,好一派古风之韵,拍马过去,立马问路:“此处可是乔家大院?马拴何处?”小二指点迷津:“大爷此处正是乔家大院马厩,可将马歇此处,小人代为照看,大人可入院一观。”打马入厩取下头盔放置于小二值班处,重甲未脱就长驱直入。回头处只见“乔家面食城”几个大字,招牌上各种面食为主的名字尽然排列,秋风中酒旗斜矗,城中名马满地,各种小吃摊前一片吆喝,墙角木制长廊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排黑色大缸,每口缸上有一个大大的“醋”字。看来晋人喜酸食醋果然如是,这山西陈醋更是举国闻名。晋中人去大小食坊,不管饺子面条只要几瓣生蒜加上一碟陈醋就是家乡味。
IMG_1199.jpg

   往里走院中各处均有枣树,果真晋中多枣树,对直走进大院,转出食城才真正地看到“乔家大院”那高大的牌坊,只观一眼这牌坊,已然唏嘘不已,高大雄峻挺拔眼前,从牌坊下走过的人无不抬头观望,从牌坊到院子还有数百米的空旷甬道,大道二旁立着各种关于乔家故事与人物的雕塑,之外是黄花绿草的各种植被精心点缀,这算是给游客的一碟开胃小菜,穿着一身重装走到购票处,排队购票的人们都在回首打量我,搞得我有些无所适从,买了61大洋门票后跟着人群往里走。
IMG_1205.jpg IMG_1220.jpg

    整个大院给人的感觉除了震撼还是震撼,因为撸主不敢相信这是叫民宅啊,简直堪比皇宫,转得楼主头晕眼花的,那些个什么“九龙灯”“犀牛望月镜”“万人球”等稀世珍宝完全是惹人犯罪的玩意。其间大到庭院的设计结构,小到一砖一瓦,雕花纹路都有讲究,整个大院从乾隆年代一直到如今能够保存得如此完好,这中间上百年各种大小战争乔家都能傲然于世,这要特么的多大的财力与人物才能做到啊?不说当时各种大官要员都会来拍乔家马屁,据说就连慈禧老佛爷也曾跪舔献菊向乔家借过银子,厅中挂着的二盏九龙灯就是慈禧亲赐,如今全国未有第三盏。
IMG_1259.jpg mxcpuserid115229time20071118003917.jpg IMG_1433.jpg

   一身厚重的骑行服加上一双长靴游园,手里还提着个油箱包,累得撸主不要不要的,实在太热的时候把衣服脱下系于腰间,活脱脱的像个西域喇嘛,乔家大院是我要看的风景,不想我却成了别人的风景,很多人在欣赏风景的同时也打量着我这个怪物,有的还要跟我合影,最开始各种异样的眼神搞得楼主很不自在,后来慢慢习惯了也不顾别人的感受,开始自己拿着手机玩自拍,好歹也要到此一游留影一张嘛。因为“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IMG_1358.jpg IMG_1360.jpg


    今天的太长,下午或晚上再更新下半部分。


IMG_1222.jpg
IMG_1267.jpg
IMG_1428.jpg
IMG_146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14 19: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大院出来去马厩牵马,此时小二伸出二个食指一架,客官停车费十元,打发了小二拍马向着平遥方向奔去,不想在我游园时天朗气清,这刚一上路又是瓢泼大雨,慢马而行四处打量想找个避雨,却发现晋中民居大多无檐,要避雨只能进屋,看到路边有一小店,勒缰驻马走进店里。入店后一老汉冲我微笑,说着我听不懂的方言,只能回以笑容,见招牌上有面可食,遂比划着来一碗手工饸饹面,老汉笑着拿凳子我坐下才去厨房做面。
IMG_1472.jpg

    不多时一大碗手工面端上桌,其中有西红柿炒过的肉丁还有一个卤鸡蛋,老汉又拿过一瓶醋示意我加一些,平时不太爱吃醋,但想到这是山西特色,一定要这样吃上一回以解山西之味,再问老汉要了几瓣大蒜,那生蒜咬上一口再绞起一大筷子面条入口,吃得呼呼有声,甚是痛快!吃完面递给老汉一只烟,老汉给我讲着长长的故事,其实我听懂的不足二分之一,但这并不影响我与老汉的痛快交谈,不懂之时手脚并用的比划着哈哈大笑,没多久老汉的儿子回来了,看我们聊天正欢也坐了过来在一边当着翻译,三人又是一次神侃,最后老汉说**人能够这样吃生蒜的人少,你前世一定是个北方人。我说是啊!前世今生的等待总算吃到你亲手做的面,这就是叫缘分吧?老汉捋着胡须大笑。一场大雨又留下一场快乐,见雨小了些又催马上路,目标平遥古城。冷雨纷飞中那栋快乐的小楼消失在我身后,雨中只有一骑狂奔。

678411404071612876.jpg
IMG_1481.jpg
IMG_1472.jpg
IMG_1476.jpg
IMG_1481.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摩托坊(MOTOF.cn) ( 粤ICP备2020133911号-1 )

GMT+8, 2025-9-7 00:41 , Processed in 0.017050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