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账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高大威

爱机车旅游的俺最后还是喜欢——带边箱的运动型旅游摩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30 20: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在放毒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30 22: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ST1100是公路旅行车,适合路况良好的国道,ST1000要是去走烂路当然是个噩梦,喜欢她就是因为她的大方美丽,开她的人显得比较老成稳重,年轻一些的人可能会更加喜欢大包围之类的跑车,要是真正的去旅行的话,就有太多的车可以选择,大包围反而就不合适了,想绑个行李都要想半天,带边箱的专业旅行车就不用去想了,要是没有的话,比如说CB400弄个边包也很实用。     带边箱的运动型旅游摩托还有许多,这里我也说说我喜欢的,呵呵     先说说ST1100的兄弟——ST1300,她比ST1100先进很多,也轻很多,更加好操控,本田系列的最顶尖的旅游巡航车要是让俺来选,虽然也很喜欢金翼1800,但是她个头太超大了,我还是会选ST1300,个人就觉得比金翼1800好,因为价格的问题,俺现在只能抽空帮朋友开开,哈哈,因为一台ST1300可以换两台半ST1100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30 22: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威的帖子一定要顶啊。。。好漂亮的S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30 23:09:00 | 显示全部楼层
      12年前推出的水冷V4軸傳動ST1100 Pan European,為高性能長距離巡航跑車,定下一個至今仍然適用的工業標準。這棵車壇長青樹,被歐美市場的用家見證了其耐用及舒適的強大優點。十二年後,本田終於替Pan European重新注入現代靈魂,繼續把這個高性能巡航神話延續下去。      STX1300的定位其實在外國市場十分鮮明:    若問老外,那臺電單車可以提供高性能又不失舒適的長距離載人又載貨的輸送效果時,無論是誰的答案名單當中,一定會有它的名字:Pan European。    新車便是秉承著這優勢,為新一代擁有技術和金錢的騎士繼續服務。    新車的設備和規格和以前的ST1100有很大的分別。我們的感覺是,新車仿似把GL1800的豪華設備和氣派,再加上VFR800Fi的運動精神結合而成。當看過它的排氣聲和消音器的造形,便更加肯定這想法。載貨量比起Pacific Coast PC800優勝,靈活性又被GL1800高,外型更比其餘對手威武...這是STX1300的賣點,車價足以用一臺家庭房車交換,但卻換回高速運動性能和觸目的效果。

    STX1300 Pan European的發電機功率高達660watts,足以應付任何應該在電單車身上出現的電器需要。   液晶錶板上的資料顯示有如駕駛飛機般目不暇給。室外溫度顯示、剩餘燃油續航距都是非一般電單車能擁有的行車資料。    車架當然是採用鋁合金框式設計,提供輕量又富高剛性的骨架作用。在新車架的作用下,引擎也是車架結構的一部份。為了提升操控,引擎和波箱的結構都更緊密,波箱短了40mm,容短騎士坐前了近41mm,更靠近車體重心。
     經過重新設計的強大動力工廠,當然仍然採用水冷V4引擎模式。排氣量由以往的1084cc增加至1,261cc,缸徑和衝程分別是78mm x 66mm,生氣閥門和廢氣閥門都加大了呎吋,從而配合增加了的肺活量。壓縮比也由10:1加壓至10.8:1。汽缸壁也由舊款的鋼料改用了散熱更快,重量更輕又耐磨的鋁合金製造。

    V4引擎的360度曲軸比以前的高度下降了20mm,內置雙平衡軸,分別以曲軸兩倍的轉速反方向地運作抵消引擎的震盪。動力透過八片式離合器直接送到傳動軸,但因為輸出強大,所以在傳動軸之間佈置了緩衝裝置,吸聲吸震。
     供油系統採用36mmPGM電子燃油噴注系統取代了舊款的34.5mm化油器,增加了燃燒效率。配合雙重氧氣感應器和排氣系統嚴格的HECS3雙重催化裝置,廢氣被減到最低,符合現今世界上最嚴格的廢氣標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3-31 17:47:0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30 23: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带边箱的雅马哈FJR1300俺也喜欢,这里也说说她。同年代的FJR1300比ST1300便宜不少,比如说04年的ST1300要7万左右,但是FJR却只需要4.5万~5万。     2002年的最佳运动旅行车授予了FJR1300,一年后因为一些意外导致了FJR没能卫冕,2004年的最佳运动旅行车毫无悬念的被FJR当仁不让地揽入怀中。在十佳车的历史上又诞生了一个新的传奇,这就是炫亮、快速、高贵的FJR1300。除了《Cycle World》外,FJR1300还获得了《Rider》杂志的2003年度最佳摩托车、《Motorcyclist》杂志最佳旅行车,这些荣誉光环以及世界各地新涌现的FJR超级发烧友,足以告诉人们一个事实:FJR的时代已经到来。





能骑上她去旅行是多么的惬意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31 00: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中~~呵呵~[em0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3-31 09: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威真NB,学习了。[em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31 17:3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几大世界知名摩托厂家都在运动旅游摩托的开发上互相比拼,本田当年出ST1100就是对付BMW旅游摩托的,ST1100竟然在欧美销售生产了12年,目前还没有哪部摩托可以做这么长时间的常青树,12年后ST才更新升级到ST1300。俺个人偏爱本田,喜欢她的成熟稳定的技术,开不烂的本田这句话当年在中国车迷中流行了好久。同排量的摩托,本田没有铃木、雅马哈、川崎火爆的脾气,这也可能是本田耐用的原因之一吧。yamaha为了不示弱,04年也出了FJR1300.宣告FJR的年代,KAWASAKI最后也耐不住了,07年也出了比本田和雅马哈大100CC的GTR1400,看起来就像当年美国和苏联的军备竞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31 17: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GTR1400 的操控可以說是此車的一個強項。雖然車身較重,但在中速轉彎時,要比很多大車容易操控。記得以前駕駛V-Max時,每逢見有彎位,第一個動作便是預先把身體和臀部先往轉彎的一方挪動,以便進彎時可以及時「壓車」。    但在GTR,這個「預備」動作便變得有點多餘。車子轉彎時,只要把重心一挪,整部車便會很順滑地隨著彎位轉向,尤期是在東區隧道出口進入東區走廊時那個270度的大轉彎中更能體會這種流暢的感覺。而在壓車角度上,個人的感覺是GTR要比Honda X4 及V-Max 都可以更放心地多壓低一點,而不會擔心會有腳踏擦地的情況出現。我想這應該是因為GTR的設計或多或少都是源自賽車的概念吧。
可是也因為這個原因,GTR的車身頗高。筆者身高1.81 m,但在平地時也尚自不能雙腳在車身兩邊平放。坐在車上想退後時便要用「半腳尖」推地。在地面不平時,頗為困窘。身材較小的騎士問題就可能會更大了。   GTR1400的加速在引擎超過1800轉左右可以說十分凌勵。但當引擎在1800轉以下時,我就覺得扭力有點不足。過去的個多月來曾多次在(極)慢車時引擎在瞬間加速及放鬆油門後即發生死火現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3-31 17:45:00 | 显示全部楼层
     KI-PASS (Kawasaki’s Intelligent Proximity Activation Start System)
CONCOURS 14 在电单车中率先采用无匙挞车功能。车主衫袋内只需戴备聪明匙卡,便可轻松挞车,再不用忍受佩戴手套後笨拙的操作,也不用担心忘记拔匙。
胎气监察 - 有如房车化的科技享受,还有胎气监察系统。CONCOURS 14 的头尾轮胎内配备胎气感应器,如果胎气异常的话,表板会马上显示相关讯息,提醒车主注意。
2008 Kawasaki Concours 1400 GTR
引擎种类 四冲水冷并列4气缸VVT DOHC16V
缸径 x 冲程 84 x 61mm
压缩比 10.7:1
排气量 1352cc
最大马力 156ps / 8,800rpm (美加澳版本)
最大扭力 14.1kg-m / 6,200rpm (美加澳版本)
车架 Monocoque铝合金车架
传动系统 6前速 轴传动
供油方式 40mm x 4 电子燃油喷注
离合器 湿式多片,Radial clutch master cylinder
前倾角/拖曳距 26.1°/ 112mm
左右舵角 31° / 31°
前悬挂系统 43mm倒立套管前叉113mm行程
回弹及预载调较
後悬挂系统 Uni-Trak氮气Tetra-Lever ,136mm行程
全调式,预载无段调较
前制动系统 2 x 310mm双浮碟径向式对向4活塞卡钳
(制动皮x4)
後制动系统 270 mm单碟配两活塞对向卡钳
前轮胎 120/70-ZR17 M/C (58W)
後轮胎 190/50-ZR17 M/C (73W)
长 x 阔 x 高  2270 x 1000 x 1290mm
2270 x 1000 x 1405mm (高风挡)
最低离地距 125mm
轮距 1520mm
座高  815mm
乾重  279kg / 275kg   (ZG1400A / ZG1400B)
油缸容量  22公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摩托坊(MOTOF.cn) ( 粤ICP备2020133911号-1 )

GMT+8, 2025-8-26 21:37 , Processed in 0.013345 second(s), 3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