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账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737|回复: 15

[转] 重机驾驶技术(合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13 12:3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成为摩托坊论坛会员,结交天南地北好机友,和广大车友分享你的精彩图文游记,和众多摩坛大神交流玩车心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账号

×
第一篇:进阶                                          

第二篇:过弯系列课程                           
三篇:了解、克服生存反射动作(SR)
第四篇:调整你的行车步伐                  第五篇:了解磨膝的作用                        
六篇:紧急刹车                                   
第七篇:进出弯基本要领                        
第八篇:骑士必读手则                             
注:请区分赛道普通道路的骑行方式==================================

第一篇:进阶

        David Sadowski
他是少数几位赢得极具声望的美国迪通纳200超级摩托车赛,同时还是拥有AMA超级运动组别锦标赛#1号车牌的冠军的车手之一。
       他除了是一位极之优秀的赛车手,也是一位优秀资深摩赛的教练,在美国
Jamie JamesRoad Atlanta超级学校赛车学校已经执教11年之久。更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你们当中有人来自美国,很多人应该会认得他,因为他亦是美国运动电视台 Speed TVAMA摩托车大赛做现评论员,并于2009/04/01 正式加入BG成为BG的赛事和技术总监。
先看下David 现场教学时候的照片



David
指出,弯道是最基本,也是最难掌握的MOTO车驾驶技巧之一
很多车友,直线王,弯道亡,就是对弯道的恐惧和技术不正确造成。


把一个弯道动作分成5个基本点
每个基本点都有不同需要掌握的技术和关键
在理论上5个点看似并无关联而且很简单,但实际驾驶中要求在可能不到1-2秒的时间内,甚至更短的时间能连续的通顺的完成,这是需要一些大胆及正确的大量练习的。

第一个点——收油+起身
收油=把油门把手复位
起身=从降低风阻的前趴动作,抬起,以观看到弯道情况
Tips1
收油的时候但千万不要去拉你的离合器,只是简单的收油动作,带档收油,此时齿轮会带动车辆做主动减速
Tips2
眼神控制,人的眼睛看到哪里,车会被自动控制到哪里,只是人的特殊的本能,所以不要去看那些路边的柱子或者障碍物,否则你的车会不由自主的开去那个方向,眼神在驾驶中是不断变化的,从一个点到另一个点,永远是在前方,道路的消失点的切线位置,是在搞不明白的,拿跟筷子当视线,拿个碗,当弯道,自己360度放一圈就明白视线应该在什么位置。



第二个点——制动
制动=改变直线速度,也就是刹车
Tips1
开始的刹车力度不应该超过10%,之后逐渐增大,一直到100%
Tips2
刹车只能在直线行进中进行,在直道结束,进入弯道之前完成,切不可弯道内刹车
Tips3
千万把你的脚从后刹车中移开,确保刹车时只用前刹车,如果可能,建议训练时可以先把你的后刹车拆除。


第三个点——入弯
      机车转弯不是传统的车把左前右后,车辆就右转的,高速转弯可完全不是这样,而是需要推胎技术,就是反手推胎,简单说,向右转,就右手向前推,向左转,左手向前推。
        此外加上专业的动作外挂弯心,车就完成完美的入弯动作了,外挂的要点,就不再这里说了,这里的车友先掌握推胎技术吧,外挂可能对大部分人来说太专业了。。。
Tips1
刹车到100%的时候进入弯道,此时不应该马上放掉刹车,而是应该逐渐放松,90%80%70%。。。因为在强力刹车时候,车辆重心迅速向前,可能会有超过70-80%的重量及势能力作用在前轮,此时可以想象,前叉开始被压缩到极致,同时车辆的重心被放低,车辆高度被降低,更容易转向,且前轮由于负载的关系,轮胎被压扁,增大了地面接触面,也同时增加了摩擦力,此时前轮的摩擦力比正常情况下,可能要增加3-5倍,甚至更多。所以强力刹车时后轮浮起,而需要前轮强大的摩擦力,以保证弯道的动作顺利完成。切不可猛放刹车,这样前轮抬起,多余的3-5倍的摩擦力顿时消失。。。
Tips2
直线刹车完成前,也就是进入弯道前,需要降档,如果实在不明白为什么需要降档的,可能再看下去也没什么意思了,还是看风花雪月去吧!
专业车手的降档其实和汽车一样,都有个同步问题,需要转速和后轮同步转速,否则,车会突然受齿轮减速,造成后轮打颤,扭动等,或者档位太高,转速太底,导致输出无力,弯道实际在我以前的帖子也有提起过,弯道比直线更需要扭力维持,没有动力也就没有弯道了,直接飞出去了。至于降档,可能对于一般车友,还是用离合去控制档位,而一般专业车手基本是不用离合器的,加减档都不需要用离合器进行换挡,对于整套动作建议还是不碰离合器为好,实在要碰离合的,建议尽快,而且千万别捏掉离合器进入弯道,那是对你生命的不负责任。。。。
推胎部位,手掌


推胎动作


看ㄧ下David带人入弯的姿势,注意在如此高速中他的双手均没有碰过刹车或者离合器,
上过他车的车友应该知道,David的直线车速大概在200KM左右,这个弯道的速度应该在120KM以上,那天一就更疯狂了,最高速度达220KM以上。。。


入弯动作干地和湿地的倾斜角度变化


第四个点——弯中顶点
实际和第3个点是一套动作的延续~
车身由于在上个动作中,推胎的运用已经倾斜(外挂这里就先不说了,有机会再说),油门保持到充沛的扭力随时可以输出,在此之前可能扭力输出到60%左右,在到达弯中顶点后,逐渐开始开大油门,逐渐输出大扭力,此时的刹车已经全部放开,车身达到最倾斜,外挂的膝盖是测量车体倾斜度的量尺,如果车身太过倾斜可能会导致轮胎失去抓地,扭力输出也不能瞬间过大,也会使后轮打滑。
Tips1
弯道的路线是David特别强调的,据说他在境外都是给MOTO GP的高手们切磋路线的,
简单说弯道就是外内外做切线,路线看白板。
看下David的弯中顶点状态




弯中顶点——干地/湿地的倾斜角度变化


第五个点——出弯
到这个时候,弯道已经基本结束,慢慢开始扶正车身,油门在出弯点已经逐渐被开启到最大,输出100%的扭力,外挂动作完毕,车手趴底准备恢复直线降低风阻的动作,简单说就是尽情催油吧 !
看下David的出弯状态



几点提醒
1,车辆倾斜角度,窄轮胎比宽轮胎的车,倾斜角度大大减小,简单说同样一个弯道,和速度,窄轮胎可能25度就可以通过,宽胎则需要35度甚至以上角度<但还必须了解的是,宽胎的抓地里是窄胎的N倍。
2,推胎的原理

3,推胎技术改善守则 图列

4,带刹车压低前叉入弯,我以前都是直线放尽刹车同时降档进弯的,经过David的指点,觉得非常非常有道理,利用刹车压低前叉,降低重心及车辆有效长度,并增大前轮附着力,更方便的入弯!真的是太绝了,这才是高手的窍门啊。
5David的过弯,每秒10张连拍

不管2轮和四轮都是喜欢过弯,我固执的认为过弯快才是真本事

以前开车转弯是:
收油 > 带刹车 > 加油降檔 > 保持适量油门 > 把车速控制在适当速度 > 移身 > 推胎 > 倾斜车身 > 入弯 >渐渐加大油门 > 让尾轮保持负重 > 等车身正直后开油门
现在逐渐自学Trail braking技巧:
收油 > 带刹车 > 加油降檔 > 保持适量油门的同时保持头制动 > 把车速控制在适当速度 > 移身 > 推胎 >倾斜车身 > 入弯 > 渐渐加大油门的同时也慢慢放松头制动> 让尾轮保持负重 >等待车身通过apex点完全放开头制动> 等车身正直后开油门
总之 无论什么技巧, 都需要更多专业知识及经验的累积…..
最重要:一切务必请以安全为前提....

第二篇 过弯系列课程

一、过弯路线解析
在本课中,强调「视线所及之处,才可以放心入弯」

A
:从此开始观察弯道曲率
B:大致了解弯道曲率以及弯道路况质量,但还是不完整。已经做好入弯准备
C:全然看透弯道,放心弯下去
由于骑士不可能以入弯「点」为目标,一下子瞬间倾斜到底
所以本文采取由「CD」的「入弯区段」概念,表示「从开始入弯,到完全倾斜」的过程
D:加大油门之处
说明:传统的「外内外」观念,必须加以分解
我的作法是:分两段
第一段:AC(判断弯道曲率与调整速度),晚一点入弯
第二段:CDd(取得「较直得出弯弧线」,可以放心加大油门)
.
当弯道越弯曲、速度越慢时,需要「越晚」入弯
请继续

二、侧挂动作解析



     机车的操作,是根据入弯阶段来对应的,
本图根据以上路线所区分的AD阶段,叙述骑士操作的阶段 ; 图中的说明较小,多费点眼力

本图是从「上方」与「侧面」解析骑士的过弯动作
各阶段仍配合第一课的路线阶段

三、实习活动
BCD的过程要点,请搭配上面的图示阅读

1.B
C过程中,准备入弯:由弯道外侧进入,检视弯道状况,身体尚未放松,仍在检查与描绘路线


2.CD过程中,开始入弯:已经看清整个弯道,这是安全重点(如果非盲弯道,就不会有「突然出现的状况」),并锁定弯中点(APEX)。然后放松身体,左大腿与左屁屁重量落在座垫上,左膝盖靠着油缸,藉以固定身体(有时候没有做到),瞄准预定路线,(极轻微)逆操舵入弯,开始加油门。加油门可以增加后轮抓地力


3.过弯中:即将进入弯中点,保持轻微稳定加速(油门不要「顿嗲」,以免丧失后轮抓力),双手适力扶着把手,不要用力,身体仍然放松,瞄准预定路线


4.准备出弯:通过弯中点后,已经对准出弯路线(应该是一条拉直的弧线,但请勿接近边线),为了安全的抓地力,需要适当增加油门加速


5.出弯加速:看准出弯路线(相当直的弧线),加大油门、提升出弯抓地力,吃下出弯路线


操驾前热胎要点
热胎方法:低速档大油门(热后胎),中速度大力煞车(热前胎),各做5次左右即可。
胎压较高时,需热胎久一点
注意:天气冷时,即使用力热胎,但若之后顺顺骑,则胎温仍会下降。激烈操驾前,需重新热胎
四、右弯各角度操驾实习
接近上方:


前右方:


前左方:


右侧方:


左侧方:



左侧方连续:


五、安全提醒



A
B
直路不要拉高速
被慢车挡住则放弃此弯
BC
保守判断弯道状况(可能有车子吃线、或有一滩油)
避开路边(有砂)以及双黄线(来车吃线)
弯中有障碍物则放弃此弯
及早规划路线是安全入弯重点
CD
一般道路不要磨膝
(但在安全弯道练习磨膝,有助于速度的敏感性)
动作要明快且稳定
回油门会降低后轮抓地力,不可
稳定油门可以维持后轮抓地力
加大油门可以加强后轮抓地力
已进入好路线才允许加大油门
☆能加油出弯的路线就是好路线☆知名车手名言
越倾斜越不能任意煞车
.
六、机车运动安全总提醒
保持你对两轮抓地力的敏感度:松油门(前重后轻)、加油门(前轻后重,过弯极需要)
就算是老手,当天上车后也要一段热身运动
施展8成功力已经是道路上的安全极限
莫非定律:就算你准备得再好,总是会出差错
视线清晰才能持续前进
看不见的盲弯道必须保守
对向来车是最致命的威胁

归纳两个安全重点:
1、看清路线就可以确保安全:请见图,B点已经开始检查路线,到C点已经确认路线安全,所以加油门过弯时,就是百分百的安全(希望不要失误)。若是曲率大的盲弯道,则尽量保守



2、细腻油门确保安全:增加油门开度可以加强后轮抓地力,但却可让路线外抛(除非重心转移非常确实),;油门的操控等于是控制前后轮配重,不当的减轻油门,将提高前轮负重,使之不容易过弯
再归纳:小山路有很多盲弯道,看不见弯道后的情况,如果您在盲弯道之前看见那种过弯神速的「高手」,这表示他在拿身家性命拼速度,有机会要私下劝告一下。
总结: 看准安全路线后,放松肩膀弯下去,当你能够持续增加油门时,这就是好路线

八、逆操舵的疑惑
问:你的卡普过弯~入弯会用逆操舵吗??
从你的推荐的连结文章那边学了逆操舵,但是觉得他反应时间很快很短,角度变换的很快~但是一下子就乔回来了,如果要过弯~感觉是要持续保持逆操舵姿势,这样是对的吗?
       我用逆操舵身体都会变外倾,因为角度很快切低~为了保持平衡,有一次拼了给他同顷~重心好像跟着变低~后轮滑了一下,可怕阿!
       逆操舵蛮厉害的~但是跟直接同倾过弯来说~感觉反应速度好快,一下子不习惯~很可怕
.
回复:
       入弯前姿势就要摆好,不然进弯前短短的判断时间中,还要做出姿势的改变,不是很紧迫吗?
我的顺序是:入弯前直线(移出侧挂屁屁、上身正直)、判断好路线(上身向内侧降低*注、逆操舵、开油门)、看向出弯口(加大油门、身体手臂放松)
       关于逆操舵的用途,我觉得除了帮助快速倾倒之外,还有能补正的动作所带来的,推动车身直立的反作用力。
      如果不逆操舵,在时间上,「*注」时的第一步,车身会直立,然后才倾倒,等于慢了一步,在此瞬间逆操舵,刚好达成补正效果

附带一提:
       其实逆操舵... 他只是一瞬间若有若无的动作,你从骑乘速克达中也可以体验;一般来说,骑车几乎每个平常弯都会有逆操舵的动作发生,你只要注意两手的细微动作与车身的反应即可

需注意:
       太明显、动作太大则有危险,不知你有没有注意到,过弯中,车身倾斜时,前轮舵角是非常正正的向前指,龙头几乎没有可辨识的转向?
答案是:
      过弯时前轮是不转向的(慢速发夹弯例外)
所以,当你在入弯瞬间,反向推舵的角度,也是极小,小到看不出转动,入弯前当你意到、力到,把手「几乎」不动,但这时候车身已经向弯中快速倾倒
      练习:直行中你左右手随便推或拉一下把手,车子立刻反向倾倒,这就是逆操舵

九、路线重点再提醒
本文回复车友的疑问:
: 发现...入弯没有煞到"过慢"(有一点) 的话.要怎么在弯中使用油门增强抓地力呢?
而且在弯中转动油门会有"飞出去""弯不回来"的感觉...现在入弯变成很...有点怕..
答复 :哦,这个状况啊,我想到的是路线的问题,一般我们说从「外侧」进弯,然后弯中「内侧」、出弯靠「外侧」大家都知道可是容易忽略一点:入弯点导致「太早」弯下去,这样就会变成在弯中会靠向边线(右弯时)或中间线(左弯时)确实会不安,而且压到边线,会有一定的危险所以,我们应该要晚一点入弯

如这张图:
      C点是视线已经确认路线后,觉得安全,然后开始弯下去,弯的过程中,油门稳住,或轻微加速,这是一个倾倒的过程,到D点则开始加大油门出弯,做得顺的话,全程都有很稳定的感觉,会感觉后轮的抓地力,建议路线、入弯点与油门开度的练习,可以从慢速开始
       附带一点:有的人入弯倾倒的动作很快,因此CD的耗时很短,可以延后入弯点、可以延后煞车还可以比别人更早加速,整体速度就快了不少
.
十、细节问题讨论
: 同倾会不稳>这个我知道  因为我有看过您划的图对了,大哥我们在侧挂的时候˙˙˙是只用外侧脚的膝盖和大腿支撑体重吗?好像会很吃力  有时候体重会跑到内侧脚(项半蹲一)...  
答复 :虽然照书本说,外侧脚跟大腿要抵住油箱、撑住身体,可是我看GP车手也没有这样做,我也一直没做到这点,至于内侧脚跟半蹲一样,就是因为速度不够,造成车体与骑士的离心力不足(离心力祇是一个概念,并没有这种力,可以将它当成外抛的力量),身体因为侧挂而重心偏一边,离心力不足之下,没有抵销身体向内的重力,所以要靠内侧腿来支撑;
        理想情况是离心力与骑士内挂的重量相等,所以骑士身体可以放松,让两股力自己平衡,所以我建议,速度较慢之下,侧挂程度可以小,屁屁只位移一点点即可,这样就不会重心过度转移
.
问:突然想到..你在入弯前煞车时.会不会稍微保持一点油门呢? 是不是我们在B-C点时煞车(此时我想退档应该要完成了) ,煞车到确定弯道曲率时放掉.接油门,就是这时候我前一阵子试过比较偏重后煞车.因为我想这样重心会比较偏后..容易过弯  .结果..小弟换了一支把手.拉炳.角灯.手套...
       从此以后...再也不敢啰 但我还是觉得..过弯的时候我们是要把车子的重心想办法后移,我有用125试过你讲的取线..我之前真的有错误,我最低的地方竟是在弯顶点之后... .真是..
答复 :如果顺顺骑,转速不高,油门全关是很正常的,但连续退档、转速高的时候,需要保持一些油门,特别是高速直线进低速弯、连续退档时,保有一点油门开度,可以在接合离合器时,后轮比较稳定,有一点需要澄清,不管前煞、后煞、回油门,都会将重心移到前轮,要将重心压到后轮,就只有加油门,或者重心向后,通过弯中点时,这两点都要准备好,小心骑车
         另:可参考 大师级:【
骑乘的观念 骑乘的技巧(24)入弯前的煞车调节法
十一、有关恐惧感
       骑乘技巧因应各式车种以及车主习惯,会有不同的解读,仅为参考用,最重要是要注意安全
       1.请问过弯速度如何判断? A:视线最重要,看向弯道最深处,采取经验中的安全速度

       2.
过弯前身体姿势如何? 之前有车友告诉我 屁屁眼的位置应在椅垫中间
       A:如果要侧挂的话,屁屁小菊花会偏向内侧(右弯就是右侧),幅度不宜过大,不要超出座垫边缘,但是手的位置就不是很懂 ? 手轴朝上还是下呢 手是否要用力 还是都放松?
       A:手肘的位置因应把手高低而不同,宜轻松自然,但也不可能全然无力。外侧手肘(右弯就是左手)会略靠向油箱

       3.
车倾角度大小如何控制? 是需要靠身体重心改变吗? 下倾的角度自以为很大的时候其实都还好 但是都有恐惧感 是否有方法可以训练?
       A:车倾角是自然形成的,在顺势而又安全可靠的弯道速度下,就会自然形成你的倾角,「恐惧感」的来源,一是不习惯,二是稍微勉强自己,三可能是忽略基本要点,关于三,骑车最要紧的,就是「视线」,看得出进弯、弯中、出弯路线,就可以顺利过弯,掌握住「能持续加速出弯的路线」就是最好的路线
       其次是「重心转移」,侧向转移,就是内倾、侧挂与放松,能够将重量施予后轮的侧边,就会加强过弯能力内倾(侧挂)是将姿势作出来,「放松」才能真正将体重压在后轮侧边
       关于二,只要上一点把握住,速度从慢开始,就会有安定感
关于三,从进弯、弯中到出弯的各种程序、步骤
要默记,反复操作到习惯,习惯了就好

十二、弯中的障碍物
问:如果入弯中,发现有障碍物,或者弯不过去的状况该如何处理?
答:如果此时是紧绷的态势,修正裕度极小,眼开开...看准出口弯过去,让老天决定吧;如果很慢,那就照你的意思,或者障碍物的动向,随便就可以过,所以,我们讨论的,应该是「以适当的速度,正在享受弯道乐趣」的状况,没有固定模式,仅以几次状况分享

       1.
中速弯入左弯时,预定出弯路线中,有大片汽车前档碎片:
       回油、判断碎片区之后的转向空间(够用)、不抓煞车直直压过去、到达干净路面时,从新的路线脱离
       2.盲弯道已入右弯(速度有保留),行驶路线有一大滩土:
看到土,同时看到对向无来车,回一点油、拉起车身,直接跨过中线,避开障碍区,进入对向车道再驶回
       3.已经加速出右弯中(拉转猛烈、膝盖贴地),从对向盲弯中(这是一个S弯)使出一辆略微跨线的水泥车: 回一点油,大概从70%回到60%,车身略慢下,找到更内侧路线,再弯进去,以上,都没有「回油到底」以及「煞车」,都有「找到新路线」,一种可以「回油到底」以及「煞车」的

状况:
渐缩弯
处理方式:因为是不熟的弯道,所以速度没有做很快,在此基本假定下,可以:视线发现弯道曲率紧缩,判断无法以此速度过去,由于是非常早发现,所以「来得及」这样做

重新入弯 三步骤:
回油并轻微煞车(车身立起、朝弯外跑)
加重煞车(同时判断通过速率)
放煞车,同时入弯、加速出弯
骑车要保留足够余度,不然想救也救不回来

十三、回答车友的提问

问:怎么在连续弯道快速的变换姿势,
有的时候换方向的时后换了,却发现太浅 或太深,在弯里面都还要在改一下,或者是怎么加快侧倾的速度;不好意思 有文章还是连结可以看一下吗??
回复:我觉得是路线的选择,决定入弯时机将会决定在此弯道跑出的弧度,弯的弧度越直,就会跑得越顺,也就不需要修改深浅

加快侧倾的速度:
例如即将进入右弯,左膝用力,身体开始向右前方移动,此举将会造成右手向前顶,右手向前顶,将会促成快速倾倒的「逆操舵」可以迅速向右倒,而出力顶住的左膝,将会在入弯过程中负担「支撑身体」的功能,使人车入弯过程又稳又快,练习时建议速度慢一点

至于连续S形弯(先左再右),在第一个左弯出弯到一半时,车子还是向左倾斜的时候,屁屁就要移动到右边,准备右弯,所以此时:车向左、人向右

十四、有关侧挂的功能
1.弯中的加速,可以提升后轮抓地力,这时视野要缩小到机车本身,加速时重心后移,后轮负重增加(附带:链条车加速时车尾会抬高,可使原本的倾角裕度更高),在弯道中也一样
2.侧挂的重心移动效果,有二:
      效果1:人与车的倾斜,可以对抗向弯到甩出的(伪)离心力,而弯中加速可以提升后轮抓地力,但是,倾角与弯中的加速值,两者不可得兼,因为倾角深时,轮胎接地面缩小,摩擦力不够(理论上摩擦力与接触面积无关,但实际上机车轮胎的黏性范围越大,对地摩擦力会以某种比例增加),此时,车子不能太过倾斜,以免使轮胎接地面积缩小到危险程度
如果想要用更高的速度过弯,就必须以人的「向内倾斜」去弥补,将人车的「综合质心」移动到机车中轴线的内侧,取代人车一起倾斜的轮胎窘境
      效果2:人的内倾/侧挂,减少避震器受到的扰乱扭矩,弯道中,轮胎非正中央接地,而是偏向侧面,倾角越大,则轮胎接地点越旁边,避震器在弯中的功能,是随时将被路面起伏弹起的轮胎
以一定程度的稳定力量,压在地面,并且向上稳定车身,所以它是持续细微地伸伸缩缩,弥补路面的不平整,以及骑士细微的抖动,此时进入弯道,如果以同倾的方式,「人车综合质心」位于车身轴在线,但是轮胎接地点却是在旁边,这时候「人车综合质心」与「轮胎接地点」,对于避震器的伸缩施力方向,不在同一直在线,因此会形成施加于避震连杆的(弯曲)力矩,让避震器内外杆伸缩阻力增加,且侧向分力也扰乱伸缩的频率,造成不稳定,此时如果以内倾/侧挂,将会使「人车综合质心」移动到内侧,它与「轮胎接地点」的联机,将会某种程度上跟「避震器作动方向」达成平行,减低侧向分力(矩)的扰乱,提升稳定性,以上是我认为内倾/侧挂的用意,欢迎继续讨论
.
.
十五、过弯的安全极限
骑车的安全极限?
骑车不一定只有车子的安全极限,还有人的、路况的,当然必须将三者配合在一起看,可以的部分需先确认:人的技术表现
当时是否身体放松?
当时是否路线正确?
当时是否心思敏捷?
当时是否安心适意?
如果,以上皆是,那就达到当下个人应有的技术表现.......(1)
再来看车子的部分(特重前后悬吊的调整):
入弯的煞车过程,前叉是否可支撑?
入弯的倾倒是否稳定不会晃?(后避震)
入弯后进入弯中点之前,前后避震是否稳定无不安?
出弯过程中,前叉是否稳定?
如果以上皆是,那就达到车体设定良好的状态...................(2)
接着看路况的部分
弯道是否漂亮无杂物?
路缘是否干净无沙土?
对向是否可确定无来车?
此区段是否熟透各路况?
如果以上皆是,那就达到使用环境良好的状态..................(3)
.
如以上(1)(2)(3)都确认良好,却在过弯中,觉得还有危险,那么,这就表示你过这些弯的「速度」与「安全极限」已经到了,请勿再深入
.
以上(1)(2)(3)中任何一点无法确认良好,那就必定有危险的感觉,这就是安全极限,切勿再深入

      
共勉之

十六、高转速车种的入弯退档
       高转速车种的入弯退档,如果可以做得顺畅,相信可以节省不少时间,得到成功的乐趣,如果是600级跑车,从6220转速13000,要退到260转速7000入弯(以上除档位外,全为估计值,来不及看转速表、更无时速表),就需要连退3档(已经预先偷退1档),在强大的煞车力之下,还要顺滑的操作退档,对于我这种初级手来说,就会成为入弯快慢的关键,后来得到一个体会(不一定正确),右手煞车同时,手掌回油仅回一半(不是全回),这时候每退一档要补油时,油门幅度比较准确,做到顺时,从半离合退档到补油全放时,比较容易达到无顿剉情况(必须持续强力煞车,以便配合档位、车速与转速)
       如果一连退23档可以一气呵成,入弯前的小小不稳定就会消失,也因此不需多余时间回复稳定,也就可以拼延后煞车(以上是赛场骑法,路上行驶不宜冒险),也见过前车没弄好,轮胎冒一阵烟,自己就吓到闪去旁边喘了,做不好的时候,应该会有点惊吓,连后面的也很怕

十七、后煞车的应用
       后煞车是辅助用的,煞车初期含着后煞车,能够稳定车身,以便让强大的前煞车发挥能力
       后煞车还有很多实际路况应用的价值,简单来讲,可以将后煞想象成:后面多一股力量拉稳你的车子,例如:
1.U形回转掉头,忌用前煞,以后煞配合油门离合器,稳定性高
2.山路发夹弯,采外倾姿势,含住后煞,可消弥回油再灌瞬间的挫动,提高稳定性
3.市区路口90度转弯,速度慢且龙头偏,若要用前煞,宜前后煞并用
4.进入停车位置,速度慢时,宜用后煞停车,以上,都是含着,若要练到「右脚没力踩不下去」,不让后煞死锁,相当有得练哦,如果右脚太有力,随时想要锁后轮,对行车安全威胁很大

       前面有大大提到,赛场车手的后煞车,应用在路线的修正,
虽然我们在公路骑车,也不排斥钻研一下,我的想法:关键在控制「链条动作」
       1.专业赛车的脚踏位置以及煞车杆高度,当然是配合车手纯竞技用,所以它的高度,一定适合于踏稳同时,脚尖微动即可操控
       2.看比赛影片,当弯道中需要修正路线,例如被后车剪线,自己需要闪避或抓侧面超车,会有使用后煞车的必要
       3.弯道中的赛车都89000转,其实回油的引擎煞车就很重了,干嘛要后煞车? (相信我,当车手弯道中全放油门,一定立刻漏赛)
       4.回油的引擎煞车,跟后煞车的效果不同:回油再灌,链条上下松紧易位,必有一个挫动存在(在弯道中可能是致命的),但油门不变之下使用后煞车,就没有挫动,相对稳定
       5.他们是炉火纯青、反射动作能够控制后煞车力道的高高手,用起来不算有风险,应用在弯道近身肉搏,是必备的技能
      
6.拉了离合器:在过弯中的车子没了牵引力 车子会瞬间倒下去
可是我们在路上骑车,就不同了:入弯之后到出弯之间的过程,我惧怕使用后煞
第一、力道控制不良
第二、脚的动作与位置影响重心的固定
       应用于过弯的安定性来说,我只试过这样做:
一、入弯前的减速,配合前煞车,充当稳定车身的用途
二、入弯同时含着后煞车,倾倒到定位之时的补油,可以免去链条加减速之间的拉扯,动力平顺传递到马路上,增添安稳;不过,由于小弟骑车不快、入弯缓慢,这些技巧都用不上,连入弯减速重煞前轮,都很少,我们骑车还是温和一点吧!
.
.
十八、弯中速度过快,怎么办?
弯中过快煞车必死 => 会立直撞壁, 或是 high side.
弯中过快收油必牦 => 会摆动并失去惯量, low side 或是 high side.

不要吓人,没有「必」死、「必」犁,还要看保留的余度,其实可以煞车,前后煞都可以,也可以收油,这些动作都可以修改弯中路线,不过不过...只能「一点点
不该出现的动作:
       回油到底、用力拉前煞、视线盯住冲出去的方向,以上动作如果完备,保证冲去你盯住的地方,骑车要先避免速度过快,所以「视线」为第一要用功之处,盯住弯道的最远处,就是要找出它可能改变弧度的迹象,所以这边我指提最重点:强迫视线,发现速度过快,或者弧度紧缩(这时你已经立即发现),最佳处理方式第一步,一定是「强迫将视线转移到新的路线上」,看到新的路线,你油门就可决定新的开度,重心会因应新路线而调整,姿势不会因过度紧张而僵硬,处理起来比较容易过关,请多提醒自己:「视线第一
以下由简入深,参考一下:
1.收一点油,可以保留后轮抓地力之下,拉慢一点点速度
争取多一点点时间,看准路线,重新「补油入弯」
2.不收油,含一点后煞,小小修改路线,弯中小调整也可保留后轮抓地力,争取时间,补油入弯
好处是没有回油再补的那种顿挫,坏处是后煞不易用得准,平常如果没练习,临时要用,将有很大问题
3.
用前刹。这是发现紧缩曲率弯时用的,
就是已经入弯,弯下去后才发现,还有一个更紧缩的弯
如果不大幅减速,一定过不去的状况,这里还要分两种情况:
(1)带煞车入弯:这是比较保险而有效的预防措施,面对不确定曲率变化的弯道,带前煞入弯,一边慢放煞车、一边慢加油门入弯,当发现紧缩曲率弯时,这时候油门及煞车正在同时作用中,可以随意微调两者的彼此消长,快慢、角度、路线存乎一心
(2)弯中急煞车:上一点(1)也可接此,这时在弯中发现紧缩曲率弯,必须大幅减速、重新入弯,思考上必须将煞车当成「过渡辅助」,不是「悬命一拉」,做起来,就是渐强式拉前煞(当然此时油门全放),车子随即降速、并且拉直(赶快转头看向新出口!!);眼睛视线最重要,一定要盯住新的弯道出口,看准路线,身体放松、松开煞车,入弯补油,顺利离开,熟悉的弯道也可以练习这些,以备不时之需.
.
.
十九、胎压的调整   以下做个整理:
       低的冷胎压表示轮胎处于较易变形的情况,操驾过程因反复变形而导致升温(即升压)较高,如果过热将产生极限操驾时的过软滑动,高的冷胎压表示轮胎处于不易变形的情况,操驾过程因变形量少而升温(即升压)较少,如果温度不到工作温度,将产生胎皮不够软而抓力不足,胎压保持在38-40psi(较高值),可以避免长时间激烈操驾引起的胎温过高(杀到后来轮胎会「蛇」,就是胎温过高),并且轮胎磨损较少(听车界前辈谈到,他以前用BT001前后轮可用近万公里),但是太高的胎压会使轮胎升温不易,需要适当调整

举例而言:
状况一:冷胎时如果胎压在30psi,激操后可能升为37psi,升压7psi(胎温爆升)
状况二:冷胎时在40psi,激操后为42psi,升压2psi(胎温不足)
升压的幅度就是升温的程度
状况一的胎压可能太低,而激操后却温度过高,会「蛇」,也加剧磨损
状况二的胎压可能太高,激操后轮胎升温不够,抓力无法完全发挥,但耐用度会提高很多,理想的冷胎胎压应该订在状况一与二之间,也就是升温(升压)足够(赛道使用有人建议5psi),兼顾磨损、操控性以及抓地力

以上结论产生如下建议:
1.准备一个准确的胎压表,出车前量测(取36-40psi之间)、操驾过后再量,取得升压值
2.调整冷胎胎压,将升压值控制在3-5psi之间,想要高抓力以5为准、想要耐磨耗以3为准
3.热溶胎应给予较低的升压值(不要升温过高,需采较高的冷胎压)、道路胎想要激烈操驾时,应给予较高的升压值(让它升温高些才会软,需采较低的冷胎压)
4.冬天道路冰冷,需要较高的升压值,让轮胎升温高些才会软,需采较低的冷胎压;夏天相反(不要升温过高,需采较高的冷胎压)
.
.
二十、「带煞车入弯」与「放煞车入弯」



大家都好乖,都不敢超教练的车哦(教练好像用屁股告诉我们,该摆出动作了)


顺顺骑,也要保持安全距离哦


这时还没开催,以当时气温、胎温,以这种角度就已经很容易滑胎了


第三篇:了解、克服:生存反射动作(SR)

生存反射动作(简称SR)是一种自动反应,我们无法监控它。比方说当有东西向眼睛过来时,我们无法控自自己不眨眼(为了保护眼睛)。然而,它的「保护」是否可靠,是我们要去质问的主题,像是我们会僵直我们的身体(一种反射),或是其它不恰当的动作。

   
装备,是为了用来设计减少类似反射动作伤害用的。
   比方说,防摔手套在手掌上面摩擦力低的金属或是塑料的滑行块,是用来减少扭伤或是当车手把手伸向地面来「护垫」摔车时冲击的伤害
(这也是一种SR)。防死锁煞车也是运用一种高科技去处理SR式的煞车。某种程度上来说,轮胎上的黏性也算这一类的设计,去防止过度煞车或是突如其来的大倾角。

      像这类的每一个常见和各式各样的SR都是造成或是间接影响摔车的主要因素。它们百分之百是所有骑士会犯的错误,这听起来很戏剧化,但却很重要。事实上,它们会确确实实地搞砸了你的骑乘。
      让我们来看看,一个机车骑士的
SR到底确实会造成那些结果。而这些每一个都足够的力量和介入去影响骑士的意志和驾车行为。
      举例来讲,在弯道中的油门开关。经过我对超过
8000的骑士的调查显示,他们中没有一个想要动到油门开关,而他们百分之百本来的打算都是想要开启油门。但是有东西介入他们的意志。「关掉油门」就是其中一个SR,叫做SR1。生存是本能的第一道防线,所以当环境中出现了某些东西,就会触发了SR的出现。而标准的「触发事件」如下:


骑太快
跑太开
车太倾斜
太在意轮胎的循迹力

      其次还有包括路面瘨颇、交通上或是其它种种事件都会引发不必要的关油门。骑士常常意识到「关油门是不需要的」而当他意识到的时候,他往往已经把油门关上了。这也显示了,SR是一种自动的反射动作,你也曾经有类似的经验吗?

敌人(SR)很强焊,但还是数得出来,主要有以下的SR

1.关油门
2.紧握把手
3.窄化视线,而且倒处乱看
4.把注意力固着在某个东西之上
5.把车子往固着的东西转向
6.不转向(身体僵硬),或是无效的转向(转得不够快,或太早转向
)
7.
错误的煞车(煞车过度、带着煞车进弯




发表于 2014-9-13 15:0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是QQ空间的.. 看不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3 15: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反正我是看不到图 你们能看到图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3 15: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挂了 .  什么都看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9-13 15:23:33 | 显示全部楼层
冭孒 发表于 2014-9-13 15:17
图挂了 .  什么都看不到

是哦。。可不可从新编辑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3 15:39: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雷锋哥哥??!!!!…………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3 15:5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尼玛 图片全部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3 18: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来的  就是图片全部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3 22: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8159 发表于 2014-9-13 15:23
是哦。。可不可从新编辑啊??

你直接按编辑,不行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9-13 22:2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顶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摩托坊(MOTOF.cn) ( 粤ICP备2020133911号-1 )

GMT+8, 2025-8-4 20:57 , Processed in 0.024480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