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6-4-6 02: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作者:大唐游虾
-- 发布时间:2005-11-18 23:45:41
-- 有没有比我这改装车,更能适应长途的?
<b> <font face="隶书"> 太子车改装成长途车</font></b><font face="隶书"><b>,去了拉萨!</b>
</font><font face="宋体"> <font size="2">我喜欢开摩托远行,骑过多种摩托,发觉中等排量的太子车比较适合我长途驾驶,我现开的是新大洲本田双缸250太子(原来五羊本田125开报废了),发觉此种车安全舒适,质量可靠,油耗适中。
</font><font size="2"> 为了更适应我喜欢远行和开摩托爬山的特殊爱好,我将此车进行了大胆改装:
</font><font size="2"> 首先,我装上前保险杠(安全),装上大号的爱得乐尾箱,为了乘座更舒适,重新包了座垫,里面加厚了海绵,往前避震筒加满安耐驰添加剂,这样即使避震受伤,也不会大量漏油,适合远行。
</font><font size="2"> 然后,为了提高车速,我将后链轮32齿换成28齿,当然520的链轮直接买可能买不到,但可以买530的改,重做固定安装孔,然后将原来从座垫下方进气,改装成从侧旁进气(在虑清塑盖上开大口)数倍扩大进气截面积,增加进入空虑的空气量,这样可以适应西藏高原的缺样条件,将最高车速从110提高到135,在高速公路长时间开120(6小时),也没有过热,和暴胎。并且高速时的噪声下降了,油耗也低些。
</font><font size="2"> 然后在仪表盘的下方安装指南针(安装是注意与钢铁保持距离,否则乱指!)边开边掌握方向,感觉就是不一样。在仪表盘左边,安装数字液晶车速里程表,淘汰原来的机械软轴式的速度表,为了晚上也可以看清速度,里程,时间,最大车速等数据再在表上加装高亮度LED, 电源从车灯处接出12V加1K电阻.为了防止雨淋,在表上方安装透明塑料罩,为了防止太阳直射损害液晶屏,在塑料罩上贴上汽车用太阳膜。
</font><font size="2"> 很羡慕现在好多高档轿车所具有的定速巡航系统,受其启发,我也模仿了一个,现在我开摩托在路况好时,可以不用双手握把(利用重心控制方向,菜鸟请勿模仿),车会按定速巡航,腾出宝贵双手可以接电话,喝饮料,甚至照相等,(但不知这样是否违反交通规则?哪位可以告诉我,是违反哪条?) 具体做法相当简单,买质量好的塑胶车把套(紧些的),套在车把上,注意不要完全套上,拖下些让把套紧紧包住不可转动的车把固定部分,这样油门拧后,由于塑胶车把套会保持固定位置,一直到你回旋油门 .这功能在城市里这也许没用,但到了跑长途,路况好,定速自动巡航确实有用.
</font><font size="2"> 自然风冷对开长途不好,特别是连续爬坡,会过热,所以我在发动机前侧缸体加装了强制风冷风扇!并用温度继电器控制,在70度自动开启,低于70度自动关闭。特别注意风扇应选择12V1A以上的,太小了降温效果不大,太大了发电机负荷重,我选择的是进口12V2A的超大风扇,在跑长途和爬山路段显示出非同一般的优越性能,甚至把进口水冷车远远抛后面,因为在连续坡水冷车已经开锅,在到处找水!
</font><font size="2"> 其实水冷也不难,我又突发奇想,用一个不锈钢保温杯,把我车改装成了准水冷车,具体实在太简单了,我观察了发动机散热器后部,对照空间,到旅游用品店买个不保温的不锈钢杯子,尺寸正好塞进发动机散热器后部与化油器之间,而且不用加固定,因为塞很紧,后部有回油管挡着,前部正好有小腿驾驶时挡着,掉不下来!
</font><font size="2"> 现在我的车同时具有水冷和强制风冷了,与传统水冷不同的是,它不是循环水冷,500ML的封闭水,冷却效果也有限,只能作为辅助冷却,还存在过热炸开的危险,但是这不难解决,在不锈钢保温杯上加装上一个电水壶上用的热保护继电器,到水温95度时自动关闭发动机或报警(但我的车前方已经加装了自动温控强冷风扇,长途从来没出现过热的现象)。其实我这样改装的真正目的还不是水冷! 而是利用发动机余热加热食品!我在拉萨买了好多又好吃又便宜的军用罐头,里面不乏鱼肉,冷吃容易伤身,再说在高海拔地区,天气寒冷,有杯热茶多好!有了我这绝招,要喝热水就热水,要吃热菜就热菜,爽!在西藏之行,无人区与寒冷的山区,这招让我旅途生活质量提高不少,也少进了不少饭店, 一路省了好多饭钱!热水温度在60-70度,不烫正好喝(如果要再热就得增大接触面积,专门做支架),反正摩托车余热也是我们用高价汽油烧出来的,不利用真的可惜的!
</font><font size="2"> 在长途旅行中最麻烦还有轮胎易扎破,25多万公里跑下来,我也有绝招:首先将原来的普通外胎全换成华丰牌真空胎(钢丝圈也可),然后在里面垫内胎,变成双内胎,这样我原来平均一两月补次胎,变成一两年补次胎,跑长途基本不用补胎,而且胎破了甚至可以开一段距离,到修车铺,我这次拉萨之行10000公里来回,内部还加了自动补胎液,一路上我既没带补胎工具,也没带备胎,回来甚至是5000公里单骑独行,没有此番改装我也是做不到的!
</font><font size="2"> 经过如此大刀阔虎的改装后,我用此车从常州到浙江天目山千岛湖,从常州到舟山朱家尖巡航,来回均在1000 公里左右,一路爬高山(南天目800米),涉深水(0.5米),过跨海大桥(舟山),上高架(苏州无锡间)最高时速曾达135公里/时,巡航基本保持80-90码,车从来没在路上坏过,在好路上也不到飙得过我的对手,在车爬有盘山公路到顶的山上(茅山,常熟虞山,天目山,宜兴电视塔山(300-1500米),一路动力澎湃,尽享惊险刺激,最近从常州去拉萨,日喀则旅游,翻越5231米的唐古拉山,和陡峭的5190米的那根拉山,一路车没有高山反应,还在高原以130公里/时高速巡航,甚至在戈壁超越了许多大排量的进口越野汽车 !太子车一般速度慢,但我的车用了这技术,一路超摩托上万辆,霸气十足 ,一般路况好的话,我总是用下午半天就开500公里,其余时间休息调整.跑长途,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车开的快,能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大大提高旅途的生活质量, 一路超车,还能超出好心情呢!
</font></fon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