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账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5771|回复: 21

2012 Suzuki GSX-R1000 新車速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27 11:0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成为摩托坊论坛会员,结交天南地北好机友,和广大车友分享你的精彩图文游记,和众多摩坛大神交流玩车心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账号

×
[tr][td=2,1]

















2012新車賣點逐個數

2012 GSX-R1000 L2比2009 GSX-R1000 K9輕了2kg。 油耗有更佳表現,新車較舊款慳油8%。


棄用雙出喉,回復四出二出一排氣系統,令到排氣喉更輕。尾喉變輕令重心更歸一,有利操控。 新喉內置SET回壓閥門(Suzuki Exhaust Tuning Valve),有助增強引擎在低轉表現,增強低扭輸出。


全新鍛造活塞重量更輕,比以前輕了11%,但剛性更高更耐用。FEM (Finite Element Method)製作技術直接由MotoGP戰車引擎移植過來。


用作減低泵壓損失pumping loss,汽缸壁側的透氣孔採用全新五角形代替長方形,令活塞更容易下降。


曲軸輪廓有修改,增強新車競賽的潛能。製作技術同樣地直接由MotoGP戰車引擎移植過來。


燃燒室形狀有修改,令引擎壓縮比由12.8:1增加至12.9:1,用意增強低中轉表現。L2引擎在6000-7000rpm的表現明顯改善。
 

控制引擎閥門開合的挺桿邊沿做得更薄,每一隻減重2.5克。減重後可令挺桿操作有更大的自由度,去配合引擎轉數不停在變的負苛。


引擎管理模組ECM的調較,主攻四出一排氣喉的特性,提升油耗表現和令油門反應更為線性。
 

雙頭碟採用Brembo徑向單件式制動卡鉗,煞車碟採用Sunstar Engineering製品,重量更輕。


BPF大活塞口徑倒立前叉的避震特性經過修改,避震初段路行程較軟,為頭胎提供更佳抓地力,以配合新車輕了2kg後的需要。


頭尾輪胎都是全新製作,重量更輕。減低非懸掛重量,提升操控反應。合金輪圈有紅帶為記,視上R logo。


座墊經過精心設計,換上高度止滑材料,人車更加合一。2012 L2的GSX-R logo更搶眼,代表著Suzuki精神的藍色也廣泛地應用到新車之上。
[/td][/tr]
[tr][td=2,1]








[/td][/tr]
[tr][td=2,1][/td][/tr]
[tr][td=2,1]



承繼K9強大優點:
受到SBK賽例所限,GSX-R1000 K9的排氣量雖然仍然維持在999cc。引擎和K9一樣,採用鈦合金活瓣和12孔燃油噴咀。構造緊密體積 小巧。缸徑及衝程分別是74.5mm和57.3mm,是超級oversquare設計。當年K9的外型令人感到陌生, 事隔三年,看見L2的外型便覺得親切。
現代跑車信奉短軸距、長搖臂的信念。L2承繼K9的發展方向,除了使用緊湊引擎之外,還有來自K9的雙翼樑合金車架。車架縮短的同時,尾搖臂卻增長來提高過彎尾輪的牽引性。在一減一加之下, 當年K9的軸距雖然比K8短了10mm,但仍然擁 有一個較長的尾搖臂。
速度感應的電子轉向釘把、銥合金火咀、汽缸壁塗上SCEM合成物來抗磨抗熱、單向逆滑式離合器、可調式腳踏等等 都是L2的標準配備。不過尾seat便要額外購買。
GSX-R1000的倒立前叉使用Showa製作的BPF (Big Pistion Forks)設計。這種由耐力賽發展出來的避震技術,實戰能力毌庸置疑。新設定令避震可以承受更強的受壓力,而不影響回彈時油壓作用。效果是fork芯可以更順滑地向內縮,當入彎前減速,頭叉向入縮時,車身會較以往穩定,從而提升入彎的安定性。因為BPF結構較簡單,可以減少零細部件,令頭叉的重量得以減輕。尾避震也擁有高低速獨立調較功能。
新車同樣配備S-DMS Suzuki動力選擇模式,提供三種不同動力模式,令老中青三代人騎上GSX-R1000 L2,都可以更稱心更如意,享受高速運動的樂趣。
 
[/td][/tr]
[tr][td=2,1][/td][/tr]
[tr][td=50%]




[/td][td=50%]
2012 Suzuki GSX-R1000 (L2) 規格表
引擎形式
四衝水冷DOHC 16活瓣並列4汽缸
缸徑 x 衝程
74.5 x 57.3 mm
壓縮比
12.9:1
總排氣量
999 cc
最高馬力
--
最大扭力
--
車架形式
鋁合金框式雙翼樑
傳動系統
濕式多片6前速鏈傳動
燃油供應
44mm電子燃油噴注系統
前傾角( R)
23°50"
拖曳距(T)
98mm
左右舵角
27°
前懸掛系統
43mm倒立套管油壓前叉,全功能調較
120mm行程
後懸掛系統
單筒連桿式油壓避震, 高低速獨立調較
預載受壓回彈全功能調較,130mm行程
輪胎()
120/70 - ZR17
輪胎()
190/50 - ZR17
前掣動系統
2 x 310mm剎車碟
配Brembo徑向式一體化4活塞對向卡鉗
後掣動系統
220mm單碟配雙活塞卡鉗
x x
2045 x 705 x 1130mm
軸距
1405mm
最低離地距
130mm
座高
810mm
乾重 / 裝備重量
167kg / 203kg
油缸容量
17.5L
[/td][/tr]
[tr][td=2,1][/td][/tr]
[tr][td=2,1][/td][/tr]

发表于 2011-10-27 11: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毒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7 11:2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抢头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7 11:38:53 | 显示全部楼层
輕量化活塞

線條稍比11年來的銳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7 11:4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活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7 11:5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7 12:03:50 | 显示全部楼层
只能在梦中拥有你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7 12:05: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7 12: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中原舞林 于 2011-10-27 12:09 编辑

好喜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10-27 12: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没公布马力是多少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摩托坊(MOTOF.cn) ( 粤ICP备2020133911号-1 )

GMT+8, 2025-8-15 13:47 , Processed in 0.01664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