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新車賣點逐個數 |

2012 GSX-R1000 L2比2009 GSX-R1000 K9輕了2kg。 油耗有更佳表現,新車較舊款慳油8%。 |
|

棄用雙出喉,回復四出二出一排氣系統,令到排氣喉更輕。尾喉變輕令重心更歸一,有利操控。 新喉內置SET回壓閥門(Suzuki Exhaust Tuning Valve),有助增強引擎在低轉表現,增強低扭輸出。 |
|

全新鍛造活塞重量更輕,比以前輕了11%,但剛性更高更耐用。FEM (Finite Element Method)製作技術直接由MotoGP戰車引擎移植過來。 |
|

用作減低泵壓損失pumping loss,汽缸壁側的透氣孔採用全新五角形代替長方形,令活塞更容易下降。 |
|

曲軸輪廓有修改,增強新車競賽的潛能。製作技術同樣地直接由MotoGP戰車引擎移植過來。 |
|

燃燒室形狀有修改,令引擎壓縮比由12.8:1增加至12.9:1,用意增強低中轉表現。L2引擎在6000-7000rpm的表現明顯改善。 |
|

控制引擎閥門開合的挺桿邊沿做得更薄,每一隻減重2.5克。減重後可令挺桿操作有更大的自由度,去配合引擎轉數不停在變的負苛。 |
|

引擎管理模組ECM的調較,主攻四出一排氣喉的特性,提升油耗表現和令油門反應更為線性。 |
|

雙頭碟採用Brembo徑向單件式制動卡鉗,煞車碟採用Sunstar Engineering製品,重量更輕。 |
|

BPF大活塞口徑倒立前叉的避震特性經過修改,避震初段路行程較軟,為頭胎提供更佳抓地力,以配合新車輕了2kg後的需要。 |
|

頭尾輪胎都是全新製作,重量更輕。減低非懸掛重量,提升操控反應。合金輪圈有紅帶為記,視上R logo。 |
|

座墊經過精心設計,換上高度止滑材料,人車更加合一。2012 L2的GSX-R logo更搶眼,代表著Suzuki精神的藍色也廣泛地應用到新車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