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账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77|回复: 30

APRILIA - RSV4 2010年阿普利亚RSV4!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0-21 21: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成为摩托坊论坛会员,结交天南地北好机友,和广大车友分享你的精彩图文游记,和众多摩坛大神交流玩车心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账号

×
本帖最后由 AndYou 于 2010-10-21 21:45 编辑

官网:https://www.rsv4aprilia.net/

               在superbike的市場上,Aprilia一直都有參與激烈的市場競爭。但在SBK的賽事中,Aprilia卻沉寂了一段日子。不過廠方正式宣佈,2009年將重返SBK賽事,為Aprilia繼續多添冠軍獎項。眾所周知SBK賽事中,所有車款必須以市販車作基礎,而且該車款還要達到一定的產量方可成為合規格的戰馬。為了應付戰事,Aprilia將會推出RSV4這台新世代V4引擎戰馬,令superbike變得更加賽車化,同時要再次染指Superbike冠軍。

               車款介紹
               RSV4採用了一台999cc的65度V型4汽缸引擎,再配以多重點火模式的線控油門(ride-by-wire)技術,而循跡系統(traction control)更是racing版的基本配備。65度窄角設計,令引擎可以保持窄小,於是重量可以更集中。另一方面,窄而長的汽缸讓引擎有更長的衝程,有助改善引擎的呼吸。於是引擎很容易達到高轉速,而廠方亦不用加闊曲軸箱。引擎的汽缸採用了單體式設計,令汽缸有著最大的剛性及最穩定的效率。進氣岐管跟Yamaha的設計相若,用上可變長度的設計。每組汽缸都設有獨立的伺服馬達,控制著電噴系統之外,亦獨立控制蝴蝶掩的開合角度及進氣量。

               車架的設計也是RSV4的賣點之一,鋁合金車架採用了可調式幾何設計,不論前傾角、搖臂及引擎位置都可以作出調校,於是可以適合任何騎士及任何的乘騎方式。車架有著可調引擎接點,引擎能夠作出10mm的上下調校。事實上這種設計本來就只會在賽車上出現,如今市販的RSV4也可以享有這種技術。車身還有多樣頂級設定,例如Ohlins倒立前叉、尾避震及釘把,制動用上Brembo單體式放射卡鉗,還有賽車必備的鋁合金鍛造輪圈,卡式波箱及滑動式離合器也是賽車的必然之選.

               廠方暫時未有公佈詳細的車身規格表,但卻透露了賽道版的RSV4在波箱已能輸出210匹馬力。車重也是RSV4的特突之處,據透露RSV4入滿油後也只重190kg,而一台CBR1000RR未入油也有199kg,可見RSV4是如何的輕巧.

               其實近十六年來,Aprilia的名字都與冠軍不能分開,共取得了31項世界冠軍、250次GP冠軍及8項Superbike勝利。全新打造的RSV4將會出戰2009年的SBK賽事,未來兩季將由庇亞基(Max Biaggi)這位老手策騎。庇亞基共有4個世界冠軍殊榮,而當中有三個都是由策騎Aprilia而來的。二人車隊首先有庇亞基出征,至於第二位車手則有待公佈了。




aprilia RSV4 Factory规格表
引擎形式
四冲水冷DOHC 16活瓣65度夹角V型4汽缸
缸径 x 冲程
78 x 52.3 mm
压缩比
13.0:1
总排气量
999.6 cc
动力模式
Track/Sport/Road三种选择
最高马力
180hp / 12,500rpm
最大扭力
11.72kg-m / 10,000rpm
车架形式
可调式铝合金框式双翼梁
传动系统
式波箱,湿式多片 防锁离合器,6速链传动
进气系统
程式控制可变进气行程
燃油供应
Marelli 48mm电子燃油喷注系统
8喷咀Ride-by-wire电子油门
前倾角
24.5°
拖曳距
105mm
前悬挂系统
Ohlins 43mm倒立套管油压前叉,120mm行程
叉筒TiN处理,全功能调较
後悬挂系统
Ohlins单筒APS渐进式连杆油压避震,
全功能调较,130mm行程
排气系统
四出二出一,内置氧气感应器及催化装置
前後轮框
3.5" x 17  / 6" x 17 铝合金锻造五柱铃
轮胎()()
头120/70-17 尾190/55-17或190/50-17
前掣动系统
2 x 320mm煞车碟配Brembo直式手泵及
径向式一体化4活塞34mm对向卡钳
後掣动系统
220mm单碟配32mm双活塞卡钳
长 x 阔 x 高
2040 x 735 x 1120mm
轴距
1420mm
最低离地距
130mm
座高
845mm
乾重重量
179kg (不含电池、机油、迫力油、电油)
油缸容量
17L (4升後备)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楼主| 发表于 2010-10-21 21:4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ndYou 于 2010-10-21 21:43 编辑

2010 Aprilia RSV4 R 海外试骑 18 Dec 2009
回想起来,我也蛮幸运的。在09年四月在Misano试骑aprilia RSV4时,只有我的一组能有幸在乾地上试车。到今次在Estoril试骑RSV4 R,又是只有我这一组可以不用在湿地试车。
动作:Tor Sagen   相片: Milagro   後期:Dave

葡萄牙十二月的天气,寒冷中带著湿气,不是测试电单车轮胎抓地力的好日子。我正挂在RSV4 R身上,膝盖磨著地面,以三波尽油出弯。Racetech尾胎有少许甩的感觉,但没有问题,一切都在掌握之中。虽然我的圈速比起MotoGP的最快圈速慢了15-20秒,但我仍认为这已是一件相当不错的事情。

紧接在接近一公里长的直路,是一个可以用三波甚至乎是四波入的靓弯。我以270km/h的速度开始收车,Monobloc Brembo制动卡钳的表现和RSV4一样标青,制动力惊人。拖波入弯时,RSV4 R的波箱表现也相当理想,又准又快又易入。 平价版RSV4 R和贵价Factory版的头担分别,在於避震品牌由Ohlins改为Showa,轮胎由Diablo Supercorsa改为Racetech。但老实说,以我的水平在如此赛道试车的环境下,只有很轻微的分别。分野来自个人的心理问题。有靓料人便总像多一分信心,骑贵版我有信心去尽一点,平版我会保守少许。但如果在街道上使用,即使RSV4 Factory有轻铃,有靓配套和可调式车架,但要百份百感受到两车的分别,恐怕不易。也没有人会真的动手去调较Factory版的车架吧?到底在Factory版和R版之间该如何选择呢?如果买车不是用作比赛用途的话,选择R版便绝对称职有余了。
由9,000-13,000rpm这段区域之内,RSV4 R虽然没有可变式进气行程,但加速力仍然勇猛无匹。999cc V4引擎中段输出在马路上会非常好用,当转数超过10,000rpm後,力度会再度增强,感觉便像著了turbo一样令人振奋。
在湿地上驾驶RSV4 R,引擎转数不应超过10,000rpm,否则会超出轮胎所能提供的抓地力。V4引擎即使在7,000rpm以下,也 有良好的扭力供应。以应付减速弯为例,600级跑车虽然也有很高马力,但在减速後要再提速再起,永远也不会及一公升级爽快。RSV4 R由减速到以二波或三波离开弯道,车架和油门反应都很结实。
说起600级跑车,aprilia真的把RSV4做得像600 样细小,但却身负一公升马力。我想说的是,真正令我欣赏的地方aprilia把车做得如此小巧,但仍能保持舒适的驾驶姿势。我比Max Biaggi高大,从行车图片中各位也看到我仿似压在车上,但事实我并没有任何局促的感觉。多谢aprilia的开发试车员Alex Hoffman,多得他的意见,RSV4 R才可以让不同体型的人,都各自在RSV4身上找到舒适的感觉。每一节试完车後,我拿著咖啡的手都几乎没有抖动,证明RSV4的机器震动相当轻微。




















总结

现今有很多跑车的操控都很高,RSV4 R当然也是其中一员。尤其是V4引擎布局拥有直四多汽缸的优点和V2引擎良好重心分布的长处,所以我认为RSV4 R是一台很值得尝试的超级跑车。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是转换动力模式需要太长时间,BMW的操作较快捷。另外如果能像Ducati和BMW般配备Traction Control系统,那在寒冷湿滑的情况下,RSV4会再有多一分卖点。
 
2010 Aprilia RSV 4 R 新车速报26 Sept 2009

大家都知道2009 aprilia RSV4 Factory是Aprilia重返SBK赛场的精心杰作 ,所有零部件为了应付赛事需要,都不惜功本追求最高性能。 为了让更多生活在现实中的车迷,都可以享受到RSV4的优异设计,aprilia特别准备了一台更贴近现实生活所需的RSV4 R身。
受惠於日元高企,缩窄了欧洲跑车和日本跑车售价差距。2010推出的RSV4 R版,售价比Factory版再降低一点,进一步抢夺日本跑车在全球电单车市场的份额。
跑车玩家讲求形象追求新鲜,R版便显得相当吸引。
资料及图片提供:
aprilia代理

亚林电单车有限公司
Text & artwork: Loretta / Dave
 
 
R版在啡呤、避震和轮圈用料上,没有选用最顶级的用料来降低成本。R版以Showa倒立前叉和Sachs避震机来取代Ohlins避震,车身啡呤也舍弃了碳纤维而改用正常的纤维。轮圈也放弃了锻造,而改用正常铝合金轮框。把售价降低的代价,是R版的重量比Factory版,重了5公斤,等於车上放多一包超市常见的中装白米。 2010 RSV4 R在赛道上,也许跑得不够Factory版快,但因为R版售价有所降低,所以去货速度一定会比Factory版为快。其实R版仍保留了Factory版的可调式车架,马力输出也和Factory版一样足本播放。也会配有新一代的Ride-By-Wire电子油门系统 和径向式mono-bloc的Brembo煞车系统。

  

  

R版会以净色作为主打,无论是黑色或是白色,都是近年都市豪跑的热门颜色。老编一向不太喜欢花喱花碌的车花,净色再加小量贴纸都可以好靓。RSV4 R版的净色设计,对老编的吸引力,较Factory版更大。


   
2010 aprilia RSV4 R 规格表
引擎形式
四冲水冷DOHC 16活瓣65度夹角V型4汽缸
缸径 x 冲程
78 x 52.3 mm
压缩比
13.0:1
总排气量
999.6 cc
动力模式
Track/Sport/Road三种选择
最高马力
180hp / 12,500rpm
最大扭力
11.72kg-m / 10,000rpm
车架形式
可调式铝合金框式双翼梁
传动系统
式波箱,湿式多片 防锁离合器,
6速链传动
进气系统
程式控制可变进气行程
燃油供应
Marelli 48mm电子燃油喷注系统
8喷咀Ride-by-wire电子油门
前倾角
24.5°
拖曳距
105mm
前悬挂系统
Showa 43mm倒立前叉,120mm行程
全功能调较
後悬挂系统
Sachs单筒APS渐进式连杆油压避震,
全功能调较,130mm行程
排气系统
四出二出一,内置氧气感应器及催化装置
前後轮框
3.5" x 17  / 6" x 17
铝合金铃,头五柱尾六柱
轮胎()()
头120/70-17 尾190/55-17或190/50-17
前掣动系统
2 x 320mm煞车碟配Brembo直式手泵及
径向式一体化4活塞34mm对向卡钳
後掣动系统
220mm单碟配32mm双活塞卡钳
长 x 阔 x 高
2040 x 735 x 1120mm
轴距
1420mm
最低离地距
130mm
座高
845mm
乾重重量
184kg (不含电池、机油、迫力油、电油)
油缸容量
17L (4升後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1 21: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点都不好看难看死,给我开一下就好看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1 21:5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1 21:5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1 22:02: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毒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1 22: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难看死了,等再过10年再买一部来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1 22:5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口水一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1 23:0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一輛趨於競技版的市售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21 23:2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摩托坊(MOTOF.cn) ( 粤ICP备2020133911号-1 )

GMT+8, 2025-8-15 08:12 , Processed in 0.016802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