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账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694|回复: 11

头盔闲谈 有图[转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8 15:25: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成为摩托坊论坛会员,结交天南地北好机友,和广大车友分享你的精彩图文游记,和众多摩坛大神交流玩车心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账号

×
<FONT size=4><FONT color=#ff0000>头盔闲谈<BR><BR></FONT><FONT color=blue>(1) 对于人身部品当中,最重要的就是头盔——机车事故中死亡率最高的就是头部受伤。什么是一顶安全的头盔?符合安全标准的头盔。可是究竟我们看到的安全标准代表着什么?关于安全标准 我们在头盔上遇见安全标准通常包括: 1. ECE/ONU 22/05 2. DOT F.M.V.S.S. 218 3. SNELL M2000 4. JIS T8133:2000 5. GB811-89 以上的安全认证标准中,ECE是欧盟标准,DOT是美国标准,Snell是国际赛事认证标注,JIS是日本标准,GB811标准是中国标准。据说,GB811标准是以上标准中最严格的,可惜没人执行…… 和安全标注有关的几个术语 结构:包括壳体和缓冲体。壳体是最外一层,在撞击时承受、分散冲击;缓冲体则吸收撞击能量。材料: ABS——热可塑性树脂,也称为工程塑料。成分为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 丙烯睛-丁二烯-苯乙烯三共聚合物。材料特点包括:由各聚合物组成比例之变化可得各种特性之ABS;机械强度与耐热性在泛用塑料中均极优秀;表面光泽佳;表面喷涂、电镀性佳,具吸湿性,底色为黄色,故一般成品均需染色。强度高于PC材料。 FRP——俗称玻璃钢。是一种用玻璃纤维作增强材料,不饱和聚脂为基体,一次浇铸而成的材料。FRP 材料的优点:重量轻,比重为1.8 左右,强度是硬质聚乙烯的十倍,达到普通钢材的水平,耐腐蚀,不锈,不霉,不腐,不需油漆,能耐许多气液介质的腐蚀,有一些弹性及自修复性。 PC——热可塑性树脂,成分为Polycarbonate 聚碳酸酯。材料特点是:透明性极佳,常温耐冲击强度极高,耐高温,高刚性,FD**,耐摩擦性差,耐药品性差。通常作为面镜材料。机构: JAF——JAPAN AUTOMOBILE FEDERATION 日本自动车联盟。大致相当于中国的汽车摩托车运动协会,是针对涉及汽车摩托车安全方面提供服务的公益法人社团。 SNELL——赛车手SNELL在赛事中因事故身亡,他的朋友因而成立「SNELL纪念财团」,定出一套头盔的测试规格,即所谓的SNELL标准(美国)。 MFJ——日本隶属于文部省发布、公证、指导及普及各种标准的协会。物理单位: SI——国际单位体系。 J(Joule)——能量单位,1J=1N.M G——加速度单位,1G=9.80665m/S平方。<FONT color=#ff0000>(2)我们的大脑 <BR></FONT><FONT size=4><FONT color=blue>可以看到,在这个七斤半的壳子里基本都是动不得的东西,如果动了……记得烈火战车里面坐轮椅的阿祖吗?那样子是运气超级好的了。 <BR><BR>老天爷给我们提前预备的防御系统就是这个样子滴,其实蛮科学的,后面就会看到这个结构正是这些造头盔的想极力模仿的设计。关于撞击现在看看我们的头盔要解决的问题吧,除了运气能比上中500W彩票的家伙,在出事故的时候我们的脑袋受到的最大威胁就是地面、马路丫子、电线杆子、汽车玻璃……算了,不说了,再说偶就不能骑车了。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头盔和一般的工地安全帽等等面临的冲击不一样。普通安全帽解决的是高空坠物,例如砖头、花盆还有在阳台上玩的小孩什么的。发生撞击的时候,下落物的冲击能量首先被安全帽分散,然后被下面的缓冲层吸收最后通过头盖骨分散后传递到大脑: <BR><BR>但是当我们撞在地面的时候就不一样了。我们大脑将要应付两个方向的冲撞: <BR>这时头盔除了要解决来自地面的撞击外,还要减少脑组织与颅骨内部的撞击。如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脑震荡…… <BR><BR>由此引出了另外一个话题,就是为什么偶一直反对使用什么安全帽啦,空军盔啦之类的代替头盔——基本上飞行员没有多少机会找马路牙子撞脑袋的。头盔的基本性能之一:吸能性除了分散撞击能量、防贯穿、防解体外,摩托车头盔必须在撞击时吸收能量,从而保护其中的大脑。这个功能主要依靠缓冲体完成,大部分头盔的缓冲体都是用发泡塑料制造的,当然还要包上一层内衬。在撞击发生时,缓冲体会变形吸收能量。所以在发生比较重的撞击之后,即使头盔没有严重的外观损伤,也应当更换头盔。这也是浪人不鼓励大家买日本二手头盔的原因之一——记住,金钱上节省的代价有可能就是你的生命。 <BR><BR>上图这张照片是1997年5月GP驻波站比赛中250级赛手山野寿幸(瞧这丫的名字^_^)跌倒后的头盔分析照片。注意撞击位置,他的这条命可真是头盔救回来的。仔细看这张照片,可以看到①头盔表层有大面积的擦伤,但是没有解体或者破碎,也没有贯穿;②可以看到缓冲层在撞击的位置上的变形,黑色为原来表面图层的颜色,白色是泡沫材料内层的颜色;③冲击产生的变形在头盔边缘停止,头盔也没有撕裂。现在分析一下整个吸能过程:首先,壳体将撞击产生的能量分散到较大面积的缓冲层上,减小冲击强度。在收到挤压时,缓冲层的发泡材料压缩变形,并在原有结构被破坏的同时吸收掉一部分能量,这种变形也是不可恢复的。需要注意的是,冲击同时来自外侧的路面和内侧的颅骨。 <BR><BR>  小贴示:壳体段差壳体段差指的是壳体在边缘部位的厚度差异。在发生冲击时,等厚度的壳体会在收拢的部分被撕裂,找一个鸡蛋壳试试就明白了;而在形成了一个阶梯后,能量会在阶梯位置被吸收从而防止壳体撕裂,就是前面图中③的结果。<FONT color=#ff0000>摩托车头盔时应该注意那些细节事项<BR><BR></FONT><FONT size=4><FONT color=blue>一:头盔内侧必须装有防冲击衬垫,与头部吻合的表面衬垫材料为稀网眼衬布,应具有吸汗和吸收头部油脂的作用。此外,衬垫上应开有深度在10MM以上的通气槽,以使头盔内空气流通。 <BR>二:颚带应柔软,子母扣及其他坚硬突出物不应超出体外表面5MM。 <BR>三:戴上头盔是应有轻盈、舒适的感觉,头盔重量不宜超过2KG。 <BR>四:头盔应不闭塞、不闷气、视野开阔清晰,无遮蔽,静止状态下视野角度不小于105度。 <BR>五:戴上头盔时就能清楚地听到并分辨出来自各个方向的声音,且行驶中不应有震动和其它杂音。 <BR>六:头盔内部应具有良好的通风和保暖装置,且能防尘、防虫、防水等。 <BR>七:头盔应具有良好的反光性和抗热辐射性,突出明显的醒目色彩。<BR>八:头盔风镜镜片清晰无色,韧性好不易破碎,以确保车手的视力不受影响。<BR>九:头盔材料应以玻璃纤维层压结构最好。<BR><BR>总的说来,选择头盔时首先要考虑的是戴上头盔时脖子所承受的负担,在身体保持平衡时去感觉它的重量。头盔的平衡性好坏是很重要的,因为头盔的重心离头的重心越近越不容易疲劳。所以说,重要的不在头盔本身重量,而在于头盔平衡性能如何。从安全性角度来说,当头盔受到强烈冲击时,头盔内部柔软的泡沫隔套可以使冲击不伤及人的头部。有的坏损头盔几乎是在同一处有三、四个被撞痕迹。关于头盔的透气性,不在头盔本身的防护套开口处附近安装通气装置,而是在防护套套体上安装,主要也是为了尽量扩大头盔受撞击时的可保护范围。头盔的合适性一般来说,均可以戴于任何头型上。但应该注意头盔的透气性及尺寸大小。戴头盔骑车时不应感到头盔紧勒脖子并紧裹头部引起呼吸不畅。同时头盔的尺寸应尽量选择那种摇头头盔也不会动、频繁摘下戴上时也不会过多磨损头盔底边防护套的合适头盔。 </FONT></FONT><BR><BR><FONT color=red><FONT size=4>不过据说头盔有保质期,是要勤换新的</FONT></FONT><FONT color=#000000>。<IMG src="https://attachments.moto**ns.com.cn/day_081015/1_kLQ7xyPp5qaU.jpg" border=0> <BR><BR></FONT><BR><BR><IMG src="https://attachments.moto**ns.com.cn/day_081015/2_cFBAjWaSr**.jpg" border=0><BR></FONT></FONT></FONT></FONT><BR><IMG src="https://attachments.moto**ns.com.cn/day_081015/5_6KMSUadnDVlH.jpg" border=0>

[ 本帖最后由 MOTO战士 于 2008-12-8 15:27 编辑 ]
发表于 2008-12-8 19:31:1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好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8 19:31: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8 20:0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8 20: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又可以学到东西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8 23: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安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8 23:32:43 | 显示全部楼层
讲解的很好,先谢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9 01:01:36 | 显示全部楼层
身边的好多教训证明!好的头盔必不可少!!!

我记得以前在广州玩车开豪迈都会戴ARAI~没一个好的头盔怎么出去见人啊...

真的超级BS那些开个几万块的大排戴个国产头盔的车友!!!

记得戴头盔要绑好带子!要不2次撞击受伤也不轻!


贵阳事件的车友现在都已经半清醒了!就是因为有戴头盔但是没绑带子!!!

在第一次的撞击后头盔就飞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9 20:5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全第一,学习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2-9 20:58:2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摩托坊(MOTOF.cn) ( 粤ICP备2020133911号-1 )

GMT+8, 2025-8-23 10:06 , Processed in 0.01334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