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align="center"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size="4">ZT一个:</font><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000000" size="4">一点随想:自从上次我的那部2000款的XJR1300卖掉以后,我压根就没有想过再买摩托车,更不会想到再买类似的大车,必竟我的女儿都已经半岁了。没车的日子对我来说是一种痛苦的煎熬,每每当我在网上、在车行里、看朋友聚会的照片时,看到我喜欢的车子,听到他们发出的令人心醉的排气声,我都没有办法抑制住心底里对机车的那份狂爱与执着。但人总是要活在现实的社会之中的,即使结婚没能束缚住我的爱车之心,可随着宝宝出生一天天的临近,我意识到机车怕是真的要从此离开我的生活了。但事情的发展总是总是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我记得很清楚,当时老婆刚生宝宝还在住院的时候,我表弟(电单车2002)正好从广东买回一部95年的CB400,那部车到武汉时,他正好在四川九寨沟旅游,我帮他到货站提的车,也正是因为这件事,使得我一颗总也提不起也放不下的购车欲望被彻底的释放。我终于决定,无论如何(哪怕不能天天骑,只能摆在家里看),也要买一部我喜欢的V-TWIN经典车型TL1000S。关于购买的哪一种V-TWIN车型,我却是早已做了详尽的比较,我发现了几个奇怪的问题:1.TL1000S推出的当年,就连GSX-R750与CBR900RR都不是其对手,使得1997年的最佳SuperBike一举被SUZUKI公司的TL1000S夺得。2.TL1000S的发动机是一款极其经典的V-TWIN机器,包括CAGIVA、BIMOTA在内的许多欧洲名厂在生产自己的V-TWIN机车(如CAGIVA公司的V-RAPTOR 1000、Ravigator 1000、BIMOTA公司的SB 8R)时,就是直接引进的TL1000S的V缸机器,甚至瑞典的改装名厂“海狼”,生产的非常有名的“baccaru”车就是在TL1000S的原型上进行的改装。3.TL1000S在2002年进行了重大改款,变成了V1000,整体造型发生了质的变化(个人认为:真是不好看),而TL1000S的产量将会逐年减少,虽然配件方面的供应完全没有问题,但这一举措却使得欧美的TL1000S的二手车价格上涨了不少。漂亮的外型、优秀的机器和V-TWIN特有的暴躁脾气,TL1000S都具备了,我还犹豫什么呢??</font><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000000" size="4">第二天白天,我就在网上查有关信息;当天晚上,打电话谈定价钱;第三天,付定金;接下来的1个星期内,我付清了全部车款。现在想起来,当时的我可能是有些神智不清了,全天心里就只想着车、车、车!</font><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000000" size="4">苦苦等待:比上次买车时心情更着急的等待心情,我想大部分车友都有同感,完全不是那种怕收不到车的担心,而是一种完完全全的实现梦想前的那种焦急渴望。由于当地没有发往武汉的零担货车,卖主必须要到几十公里外的一个城市找货运代理点才能发车。幸好,玩大车的车友是非常讲诚信的,甚至到了不计成本的地步,为了尽快给我发出,他往返跑了好几趟,真让人有点不好意思。可让人倒霉的是,当车辆终于顺利装车出发后,我居然被安排出差一个星期,晕!</font><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000000" size="4">外观映象:出差到家后已经是早上9点,连早点都顾不上吃的我直奔车库,伴随着激动的心情,我用微微颤抖的手打开了车库门,KAO!一只没有封闭的大木箱框出现在我的眼前。真车比照片更加恶相、更加性感!前灯造型太漂亮了(属于那种非常凶恶的造型),排气管很粗、后轮胎很宽、油缸线条很美、车架设计很质感、总之:太美了!!他完全象一只被困在笼子里的黑色洪荒猛兽。我惦着脚勾着身子努力钻进木箱,一定要看看300公里的表头,要知道,这是我的机车梦想之一,碳纤维的仪表盘上两只圆型表版,白底黑字的表板跑味十足,左面是速度表,右面是转速表,下面各带一个液晶显示屏,表头的“300”字样清楚的告诉我,这是一部欧版TL1000S。请人三下五除二的将木箱拆开,小心翼翼的将车辆从箱子里抬出来,我要在阳光下好好的欣赏这部SUZUKI公司的经典作品-TL1000S。</font><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000000" size="4">前风档是改装的黑色升高风镜,据说高速巡航时能比原厂风镜更好导开风向,效果非常不错。配合那一对凶恶的前大灯,完全是一副急不可待的史前巨兽扑食前的造型。</font><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000000" size="4">前减震是43mm的全部可调式倒立前叉,高档配置哦!不过还是应该好好检查一下才行,用手在两支震减筒的油封下方仔细摸了摸,没有任何的渗油迹象。</font><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000000" size="4">铝制的高刚性车架设计非常独特,车架中间部分的高强度铝管是经过抛光处理的,而后侧与尾担相连接的部分又是磨砂的粗颗粒表面,质感极强,车架可是一部好机车的基础,要鉴别车架有没有变形,最好的办法就是用手轻轻的顺着表面摸,再好的修理师付在还原被撞过的车架时,都会留下敲打的印迹,我上上下下足足来回抚摸(用这个词太合适了)了不下10遍,嗯,非常光滑、平整,确认车架没有被动过。</font><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000000" size="4">站在车后看,这车的后胎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超宽的190/50-17的后胎配合两侧各一条粗壮的扁平状铝制排气喉,还是那句话:十分性感的造型。拿出SUZUKI公司的广告图片进行比较,发现了一个令人高兴的事实,哈哈。前后胎居然全部是原厂的跟车胎,也就是“象”牌的那种独特花纹的轮胎,且两条都是。虽然后胎磨得比较厉害,但前胎花纹的印槽非常好。连忙打电话问卖主,NND,原来为了在女孩子面前摆COOL,他竟然烧过后胎!!幸好,他还不会烧前胎,否则真是不堪设想。根据前胎的花纹来判断车辆的使用程度,结果应该是非常令人满意的(必竟是原厂跟车胎,车辆的行驶里程从轮胎可以完全得到反映)。</font><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000000" size="4">这车的铝制三幅式轮毂仍然是原厂的金黄色,还是那句话:鉴定先!!沿着两个轮框的两侧仔细的看了一圈,外观上没有明显的外伤印痕,接着用手一点点的摸,没有发现任何问题。其实,有经验的车友都知道,一般来讲,如果能买到原厂跟车胎的二手车,轮圈是绝对可以放心的。</font><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000000" size="4">最后,我补充一点:这部车100%是在国外被盗的车辆,上眼镜架有明显的撬动痕迹,锁头是重新配的,就连方向锁的卡子也被撬过,油缸盖打开后,油缸锁里面也有非常明显的撬动痕迹。不过,我倒不认为这是件坏事。大家应该知道,比起有些车锁总成非常完好的二手车,你是愿意选一部事故车呢,还是愿意选一部这种车呢,嘻嘻?</font><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000000" size="4"> </font><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000000" size="4">试车感受:当我真的跨上TL1000S的那一刻,我的脑子里突然出现了两个字“欧版”,这车的座高实在是有些令我……,835mm的座高使我170cm的个头完全上车后,两只脚都只能用小半脚掌踮到地面,看来这车果真是为欧洲人设计的。分离式的把手设计使这车的坐姿极其跑车化,坐上车后,趴低腰,骑手就完全不由自主地变成一付虎视眈眈的模样,插入钥匙后向右轻轻一拧,可以清楚的听到很小的“咻”的声音从油缸下方传上来,不必担心,这是油泵开始工作的信号。机车点火开关接通后,行车电脑即刻开始进行自检,右方的液晶显示屏马上会显示“CHEK”字样,没有问题的话,很快就变成引擎工作温度的显示。而左面的液晶屏则是一个电子里程计,“10556”这个公里数是我拿到车时的行车公里数。和SUZUKI机车一贯的风格一样,点火时必须捏离合器,离合器的手感比较轻(至少比以前那部XJR1300要轻得多,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要知道XJR1300可是油压离合器啊),按下“START”钮,V-TWIN机器活塞运动所发出的排气声绝对让人血脉喷涨,连贯而有节奏的“嘭、嘭、嘭”的排气声,即使你站在十数米以外也听得非常清楚,电喷的机器使你完全不用担心冷车发动的问题。怠速运行一会儿,机车工作温度就到了75度,此时加油时的油门响应越来越应手,从发动机下方传来的那种“嗖、嗖”的声音,使人对机器的运转信心十足。</font><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000000" size="4">用类似于怠速的转速起步,适应一下车辆的离合器,发现TL的传动比设计非常动心思,这车的一档动力输出有些可怕,4000转不到已经快60码了(如果不是后来和一部桑2000一起跑,我一定会怀疑速度表有问题)。而且TL1000S加速完全不像XJR1300或其他四缸车那种线性的加速特点,居然让我不敢乱加油试车,在4000转以内,他会让你觉得自己对车的控制非常随意,一旦你有这种想法,开始准备肆意加速时,转速超过4000转他马上告诉你什么叫做V缸车。怎么说呢,应该说TL的加速属于那种极其猛烈,乐趣无穷的加速感。V缸车相对四缸车的另一大优势是优秀的操控特性,由于V-TWIN可以将缸体设计得非常瘦,不仅使得机车重量较轻,有效缩短了轴距,更重要的是V-TWIN车的车架设计在弯道中有着四缸车无法比拟的操控优势。</font><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000000" size="4">说说一次令我印象深刻的加油经历,一天雨后我到车行去拿改好的行车证,旁边许多人在看,一种想炫耀一番的心情自然而然油然而生,我在众人的注目下加油起步(还好,我没有奢侈到在大家表演抬头的地步),车子刚刚到20码,我手腕一甩,猛地加了把油,后面的排气管马上非常配合发出巨吼。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车子没象往常那样向前方狠狠地猛窜出去,还是慢慢地向前动,不会吧?!难道离合器片打滑?或是其他什么问题?大约1.5秒后,我下意识地收油,刚一收油,从后轮传来了突如其来的、连续的左右晃动,车子两边摆得厉害!当时我的大脑完全没有反映过来,只知道用两只脚象表演“天鹅湖”式的两边踮来踮去,所幸车子被顺利控制住,再转头看刚才表演的地方,直到我看到地上十多米的轮胎打滑印才搞明白是怎么回事(就不用我多说了吧)。</font><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000000" size="4">车拿回来1个多月了,完全没有机会在无人的路上彻底的试试车,直到一个星期六的晚上,事先设计好试车路线,连续走航空路、三阳路两个高架立交后,直接上长江二桥,下桥后马上掉头沿原路线返回车库。一个人悄悄地将车骑上街,冬夜的气温很低,大约5度左右,大街上车辆很少,只有零星的出租车灯光偶尔划过孤寂的夜空,反而衬托出TL1000S车后两条排气发出的阵阵白浪越发醒目。车子上航空路立交前,有意将速度降了下来(我想试试由低速到高速、由低转速到高转到底给我们一些什么样的感受),把车子靠在路边,把镜片好好的擦拭一下,深深地吸了两口……(呵呵,晚上的冷空气而已,我只想让我的头脑更清醒,少犯冲动的错误),慢慢的跨上“马”背,忽的猛提“缰绳”,这部拥有126马力的暴烈龙驹不象是自己向前跑,完全象被一股巨力突然向前扯去,我不得不完全伏下身子趴在“马”背上来抵御刺骨的寒风,190公斤的车子拥有100多马力所带来的那种令人腺上素激增的快感就不用我多说了吧。但我依然不满足,挑上二档后刻意加大了给油量,提高转速后的“他”终于被我彻底的激怒了,他竟然完全无视我的存在,想要“昂首长啸”,还好,我没是采取的立式坐姿,牢牢趴在他的背上将他压制住。前方出现的车辆瞬间即被轻易甩在后面,二档非常轻松的就到140,挑上三档后马上过了180,如果你愿意,2档过180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我还是非常心疼机车的)。<b>无月的冬夜,伴随着V缸车特有的震荡与身后传来的震耳欲聋的排气声,我已经完全地沉浸在V缸车的驾驶乐趣之中。</b>那晚我没有继续试完所有的路线,我害怕会控制不住自己,在更宽、更直、更长的街道上想试更过分的加速感,那样做实在非常危险,我还想好好的做一个好父亲、一个好老公,更想以后买RC51!(嘻嘻,做做梦还是可以的)。所有的TL1000S骑手都应该承认:要发挥TL1000S的全部优势,最好将引擎的转速保持在4000转以上,你将会获得更多的驾驶乐趣。</font><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000000" size="4">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1.车辆的最佳工作温度:这车的最佳工作温度应该在85度左右,油门响应在这个温度左右特别好,完全无迟滞,无放炮等现象,如果40度左右工作则有时会放炮;2.风扇的启动温度:我的是106度,不知道其他的TL1000S是多少,但这车的冷却系统工作非常不错,除了一次我刻意的走怠速将温度升到106度,正常行驶时车辆的温度不会超过92度,至少给我的感觉是这样。3.V-TWIN的引擎转速没有直四引擎那么活跃,但力量的输出却不在直四之下,过瘾!!</font><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000000" size="4"> </font><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color="#000000" size="4">关于日货:最近我时常地看到一些网站刊登一些关于日本人歧视中国人的文章(许多网友也常常给我发这样的网站),对小日本我有着极深的厌恶感,事实上我也一直从我自身、我家人、我朋友、我同事做工作,尽量的抵制日货。但在机车的问题上,我却非常矛盾,只能对自己说,仅限机车吧(即使连改装件也不要考虑Made in Japan!)。</font><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size="5"></font> <p style="LINE-HEIGHT: 150%;"><font size="5">还有一个连接,都是说TL1000的:<a href="https://old.moto8.com/dispbbs.asp?boardid=46&id=71968">https://old.moto8.com/dispbbs.asp?boardid=46&id=71968</a><a href="https://www.moto8.com/OLD/board46/topic71968.htm"></a></font>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8-19 16:45:21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