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账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04|回复: 2

我们村里的年轻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23 10:24: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成为摩托坊论坛会员,结交天南地北好机友,和广大车友分享你的精彩图文游记,和众多摩坛大神交流玩车心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账号

×
我们村里只有三、四十户人家,在方圆几十里之内最小。
   在这片黄土地上 ,小村里的人顺应着自然规律:一拨一拨地由小到大,到老;有土里生到土里去....
   因为村子小,每一拨的年轻人都不多,我这一拨只有七个人:三孩、小二、长礼、小水(女)、圆圆(女)、小山和我.
   我们这七个,从穿开裆裤到育红班(**期间农村里的学前班)、小学,一直在一起,并肩走过了一生中最幼稚、最纯洁的一段岁月。
   那年冬天的一个早上,母亲正把在炉子上烤得热乎乎的棉裤往我身上套,门帘一闪,进来一个十八、九岁的大辫子……
   于是,在七十年代末的春天里,我带着浑身奶味,成了我们村第一届育红班中的一员,那大辫子---回乡知青纪延华便成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
   我们的育红班在村子中央,就一间小土屋,好在学生只有七人,倒也不显得拥挤。在这间破草房里,我们学识字、学唱歌,快乐无比。不过,在一开始,也闹了不少笑话:因为在家里叫惯了“娘”,在有事叫老师的时候,常会不由自主地脱口而出,响亮地叫一声“娘”,有时叫过之后觉得错了,再忙不迭改口,于是,小土屋里常会响起清脆的童音:“娘、老师!”……每到这时,刚出校门的大姑娘纪延华都会满脸通红……
   在村南一里多路的大沟边,有一个仅比我们村大一点的叫“张大耙”的村子也同时开了一个育红班,老师姓张,和我们的纪老师是同学。因为村子离得近,两个老师又很要好,两个育红班便经常互相走动、搞联欢。印象中的张老师留着短发,圆脸,眼睛大大的。长礼总说她唱歌像“麻骨油子”(黄淮平原的,叫声悦耳)叫。而我们的纪老师虽然唱歌不如张老师好听,但很会讲故事,还会变着法教我们玩游戏。所以,每次联欢都很热闹。
   那年秋天的一个下午,纪老师带着我们七人,去张大耙村的育红班开联欢会。
   走过已长出麦苗的大田间的小路;穿过铺满杨树叶的小树林,我们来到张大耙村北的三间平房前面。平房的门虚掩着,里面也没有孩童的喧闹。进到屋里,只有两个小孩在桌前愁眉苦脸。看我们来了,一个小女孩站了起来:“张老师喝药(服毒)了,去医院了……”小女孩话音刚落,纪老师就转过头来:“你们先回去,我去医院了!”话没说完,人就出了屋。等我们追出来,她已跑出老远,大辫子在身后一甩一甩的,渐渐消失在树林深处……
   第二天,我们七人在小土屋里等了很久,双眼红肿的纪老师才走进来。看着我们,她嗓音嘶哑地说道:“同学们,你们以后见不到张老师了,她死了……”很费劲地说完这段话,纪老师转过脸去,呜呜地哭了起来,我们几个人也跟着哭成一片……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纪老师带着我们来到村南的大沟边。
   大沟的尽头是一条小河,在小河边的土坡上,有一座孤零零的新坟。我们可爱的张老师,在遭到恋人抛弃后,喝下了整整一瓶剧毒农药,带着她银铃一样的笑声和歌声,长眠在这厚厚的黄土下面……
   凝视着新坟,纪老师一字一句地说道:“同学们,你们长大了要做个有良心的好人,不要做祸害好人的孬种!”我们响亮地应了一声。纪老师点了点头,看着西边越来越红的太阳,轻轻问道:“还记得张老师教你们的最后一首歌吗?”旁边的小山第一个回答:“我知道,是‘一条大河’!”纪老师点了点头:“咱一块唱给她听吧!”……
   在回村的路上,迎面过来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纪老师“哇”地大叫一声,上去就打了他一记耳光。‘我见过他!’圆圆说道:“我上次见他在树林里抱张老师……”这边正说着,前面纪老师被年轻人揪着鞭子,动弹不得。不知是三孩还是长礼叫了一声:“他打咱老师了,快去揍他!”几个人一拥而上,有的抱腿,有的扯胳膊,以善咬人而著称的小山也张开了那张著名的大嘴,埋下头去……年轻人痛叫一声,又踢又甩,挣脱了我们的包围……    年轻人跑远了,被甩倒在地上的小二却哇哇地哭起来。原来,他正巧坐在割过的小树茬子上,屁股被刺了一个窟窿……
   出了流血事件,纪老师遭到了家长的投诉,村长把她撤了,为我们换了老师。
   新老师是个二十多岁的小伙子,脾气很坏,老爱板起脸来吓人,我们几个成天被他吓得一愣一愣的。于是,家长们找到村长,把他**了。
   第三个老师十六、七岁的半大姑娘,什么也不懂,就知道领着我们到处跑,玩起来比我们还疯。有一次,她扯下小二的裤子,指着他屁股上圆溜溜的伤疤说道:“你脸上有两个眼;腚帮子上也有两个眼,从今以后,你就别叫小二了,叫四眼吧!”……看到一帮孩子成天被折腾得灰头土脸、无精打采,家长们又找到了村长……
   换到村里再也没有年轻人可以做老师的时候,育红班便解散了,我们也都到了入学的年龄,同时转到了邻村的小学。
   小学所在的村子叫董庄,在我们村东北方向,有三里多路。这个村子很大,有几百户人家,由东到西,长长一片。我们的学校也很大:一个大院,前后三排房子,所有班级加上办公室,房子只用了三分 之一,其余全空着。这个院子原来是我们这一带赫赫有名的地主王二麻子的庄园,王二麻子被“斗”倒以后,被扫地出门,这片院落几易其主,最后成了学校。
   我们的小学有五个年级,加上老师,共二百多人。虽然在今天看来算不了什么,但对刚从小土屋转来的我们七人来说,可是“大”得不得了,面对那么多陌生的面孔,既新奇、又紧张,过了大半个学期才逐渐适应过来。
   那个时候,农村的孩子远不象现在这样娇贵,上学、放学从不要家长接送,除去寒、暑假和星期天,从小村到学校的土路上每天都会出现我们七人组成的小队伍。
   走啊、走啊,路边的小草绿了又黄;黄了又绿,我们也一天天长大……终于,随着年龄的增加;喜好的不同,小路上的队伍分开了:喜欢打打闹闹的三孩、小二、小山成了一帮;小水和圆圆成了一帮;我和长礼成了一帮。而且,因为我和长礼的爱好太过与众不同,常成为大家取笑的对象。现在看来,我们的喜好在当时也的确有些超前:迷上了当时难得一见的摩托车
   一转眼就到了五年级,黄淮平原上的粗粮硬水使我们一天天成熟起来,年少的心灵也渐渐盛上了喜悦、烦恼和秘密。有一天,长礼告诉我:他喜欢上了班里一位女同学……于是,在我们以后的谈话中,除了摩托车,那个女同学也成了我们谈论的主题。记得长礼说过这样一段话:长大了,我一定要娶她当我的媳妇!因为这句话,我曾取笑了他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有一天------
   那天早上,我在抽屉里发现一张纸条,上面只写了十几个字,让我第二节课下课后去学校后面的水塘边,也没有署名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下课的铃声一响,我便一头冲出了教室……
   约我见面的是一位姓马的女同学,坐在我的后排,但平时很少打交道。见面后,在我再三追问之下,她说了句“我喜欢你”就转身跑了,害得我愣在了当场,直到上课的铃声响起了才想起来往学校跑。
   就在那一年的那一天,13岁的我渐渐有了心事,因为有女孩喜欢我了,而面对“喜欢”,我手足无措。我们的“爱”并没有往下发展,我们太小了,对于异性,只有朦胧的好奇,除此之外,一无所知。当然,我们也单独见过几次,但每次见面都是谈一些家里和学校的事情。尽管如此,我们仍觉得很有意思,也很开心,觉得这样就是谈恋爱。在我们七人当中,早熟的长礼虽“暗恋”一位女同学,却一直没有向她表白;其余五人在这方面更是老老实实,只有我---在大家眼里最老实的人却最不“老实”……
  在升入中学以后,我们七人就分开了,进入了不同的班级。平淡的中学生活并没给我留下多少值得回味的事情,好象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快乐也就越来越少了。在中学里,我的语文成绩好得出奇,其他功课一塌糊涂,中学毕业后便进了父亲的厂子,成了工人,其他人也都告别学生时代,走进社会,此时,已是九十年代了。
  参加工作以后,我很快就圆了少年时的梦想,拥有了摩托车,并与无钱买车的长礼共享驾驶的乐趣。每次看到我们骑着摩托车在身边驶过,曾嘲笑我们的小山、小二他们眼里的表情都很复杂,在后来结婚的时候,他们也都买了摩托车。不过,在他们有摩托车的时候,我已拥有了好几辆,并且全是在当时很少见的进口车。只有长礼,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也没能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摩托车。
  在长礼下葬那天,小山、小二、三孩以及嫁到外地的小水和圆圆都来了,大家围在曾朝夕相处的伙伴身边,脸上写满了悲伤……
  长礼的葬礼是我们几个人的最后一次相聚,从那以后,大家便各奔东西:小水随丈夫去了海南;圆圆去了河北;小二和小山结伴去东北做生意了;三孩因故意伤害吃了官司,出狱后便失了踪;我也离开了小村,到处漂泊……
  流浪的生活让我孤独而冷漠,一次次的打击让我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也让我越发怀念从前的时光。每次看到放学或上学的孩子,我都会想起许多年前,在那条小路上,七个背着书包的小学生排成一行,一边行着;一边唱着……
  2004年12月里的一天,我骑着摩托车路过我所在城市的一个菜市场,因为人太多,只得下来推车前行。正走着,前面过来一位四十多岁的妇女,看模样总觉得在哪里见过。那妇女也愣了,瞅了我一会,轻轻叫了一声:“小慧”。她话音未落,我已认出是谁了,激动地叫了一声:“纪老师!”我的启蒙老师、曾年轻漂亮的大辫子姑娘纪延华此时已成为苍老的妇人:头发灰白、满脸皱纹。正在这座城市里做保姆的她微笑着瞅着她曾经最喜爱的学生,一声“老师”,让她眼里闪过一丝我曾经熟悉的亮光,但只在一瞬间,那亮光就无影无踪了……
  看着纪老师远去的背影,我长出了一口气,轻轻说了一声:“再见了---”我也不知道,这声“再见”是说给纪老师,还是说给那段难忘的岁月……
发表于 2006-8-23 21: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4 01: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0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摩托坊(MOTOF.cn) ( 粤ICP备2020133911号-1 )

GMT+8, 2025-7-9 19:30 , Processed in 0.012446 second(s), 5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