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账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31|回复: 5

2008摩托年会解密(二)连载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3 13:4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成为摩托坊论坛会员,结交天南地北好机友,和广大车友分享你的精彩图文游记,和众多摩坛大神交流玩车心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账号

×
    今天介绍德庆主要的几个旅游景点,谢谢广大车友支持!!
<b>悦城龙母祖庙<a href="https://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964b2e4ecfde2dddd0c86a7e.jpg" target="_blank"><img class="editorImg" title="" style="FLOAT: right" src="https://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964b2e4ecfde2dddd0c86a7e.jpg"/></a></b>

2008摩托年会解密(二)连载中

2008摩托年会解密(二)连载中

        悦城龙母祖庙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落在广东省德庆县悦城镇三江汇流处,因其蕴涵着深厚的龙母文化、古建筑文化、风水文化和历史文化而闻名海内外,成为了海内外龙的传人寻根问祖、四海朝宗、祈福观光的旅游圣地,在西江流域和港澳地区更是家喻户晓。近年来,慕名前来龙母祖庙敬拜的海内外游客超过120多万人次。
  龙母祖庙地处“灵气独钟”的形胜宝地之上,她前临西江、背靠五龙山,左右青黄旗山两相拱卫,形式“五龙护珠”之势。庙前,“灵水洄澜”,波不扬涛,西江水流经龙母祖庙前似有灵性,团团回旋,不愿离去。
  龙母祖庙始建于秦汉时期,距今有2000多年历史,重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集中两广能工巧匠和技艺大师历时七年时间建造而成,与广州陈家祠、佛山祖庙并称为岭南古建筑的“三瑰宝”。
龙母祖庙是我国古建筑的明珠,享有“古坛仅存“的美誉。她由巍巍的牌坊、雄伟的山门、独特的香亭、溢彩流光的大殿、神秘的梳妆楼、古朴的碑亭、庄严的龙母墓等建筑物组成。庙内殿中有殿,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石雕、砖雕、木雕、灰雕技艺精湛,独具匠心;陶塑、壁画神态逼真,栩栩如生;历代名人石刻对联,对仗工整,意蕴隽永,书法各具特色,堪称珍品。
  龙母祖庙最为值得称赞乃其精湛的建筑艺术,其建筑体系按水区特点设计:柱基特高,墙四周砌以水磨青砖,盖以琉璃瓦,殿内外地面,全以花岗石板铺设,每逢西江发大水淹过后,庙外街道往往淤泥及膝,而庙内稍作清扫便干净如故。自光绪三十一年重建至今,历经洪水雷雨而墙不裂、地不陷、害虫不蛀、雷电不侵,堪称建筑史上一绝。 其高超的防洪、防虫、防雷的建筑设计,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龙母祖庙是海内外龙的传人“四海朝宗”的圣地,龙母文化源远流长,母仪龙德百代磬香,龙母瓷恩泽被后世。有众多“龙母智斗赖布衣”等美丽动听的传说,龙母有功于国、有德于民的事迹被广大人民广为传颂,龙母千百年深受人民的爱戴和敬仰,且受到历朝皇帝的敕封,龙母祖庙也成为了广大龙的传人寻根问祖、缅怀龙母厚德的圣地,每年海内外龙的传人四面八方前来瞻仰龙母、敬拜龙母,祈求龙母赐福,得到龙母保佑和恩惠,因而龙母祖庙的香火常年十分鼎盛,特别是每年农历正月初四的龙母开金印、正月二十二龙母开金库、五月初一至初八龙母生辰诞、八月初一至初八龙母得道诞、十二月十五龙母水灯节等传统节假日前后,各方善信游人汇集于龙母祖庙,寻根问祖朝圣龙母,人山人海,兴盛之极。
  悦城龙母祖庙以其辉煌的庙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无穷的魅力吸引着千千万万龙的传人的到来......

<b>德庆学宫</b>

2008摩托年会解密(二)连载中

2008摩托年会解密(二)连载中

       德庆孔庙在旧时被人称为德庆学宫。 <a href="https://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b25aae51c6da3e0f377abe78.jpg" target="_blank"><img class="editorImg" title="" style="FLOAT: right" src="https://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b25aae51c6da3e0f377abe78.jpg"/></a>
学宫旧建于子城东5公里的紫极宫故址。宋大中杆符4年(即公元1011年),诏置孔子庙,迁今址。元朝至元元年(公元1264年),为西江洪水所毁。元朝大德元年(公元1297)教授林舜咨重建大成殿、两庑,殿后建尊经阁,下为议道堂。后历朝增建,有三路建筑群。今存大成殿乡贤祠及两庑。德庆学宫大成殿以四柱不到顶闻名于世。国家建设部总工程师章世清称赞这座岭南古建筑明珠是“凝固的历史,无声的音乐。”
德庆学宫大成殿建成于元朝大德二年(1298年),当时中国正处于历史大变革时期。1279年,南宋灭亡,处于氏族社会末期发展阶段的蒙古族入主中华。当此社会急剧转变时期,元世祖忽必烈以政治家的远见卓识,破除传统观念,拒绝了部分蒙古贵族“杀尽汉人,把中国变成大牧场”的建议,一改世代相传的重牧政策为重农政策。国家初定,即于1286年颁行《农桑辑要》,指导农业生产,大力提倡垦殖和兴修水利。与此同时,提倡尊孔重儒,鼓励兴学。忽必烈至元末年,下诏德庆兴建学宫,但因经费问题,延至1297年才由学官林舜咨牵头动工,次年建成大成殿和尊经阁。德庆学宫大成殿的建成,比著名的番禺学宫大成殿早七十多年,比苏州文庙早近百年,比当时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国子监也早十年。学宫是传道授业的地方,“庙学的兴废,系有司之哲愚。”(见(德庆州志))人们从这座“凝固的历史”教科书中所得到的启迪,远不只此。昔日的德庆学宫规模宏大,分中左右三路建筑群,如今仅剩大成殿、两庑、乡贤祠数处了。章世清等来自北京、上悔等地的著名建筑学家考察大成殿之后认为,像这样的元代建筑,岭南仅有,国内少见。殿高19.4米,比番禺学宫大成殿高近七米。殿前有月台,四周绕以栏杆。整座建筑物庄严宏伟,朴实正华。在建筑艺术上,以次间减柱、出昂特长、糖口无梁、四柱不顶为具特色,尤以四柱不顶为专家所称道而享誉中外,称之为南国古建筑一绝, 与广西容县“四柱离地”的真武阁交相辉映。所谓“四柱不顶”,即明间四根金柱不到殿顶,而在柱顶横架坐斗枋,由十二朵莲花状斗拱承托压槽枋和井口天花板,显得美观多姿,绰约轻灵,给人以举重若轻的感觉。这种结构,可谓匠心独运,别具一格,国内绝无仅有,是智慧的结晶,无声的赞歌。德庆学宫大成殿经历七百年星霜,至今岿然屹立, 现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b>德庆三元塔 </b>

2008摩托年会解密(二)连载中

2008摩托年会解密(二)连载中

   德庆三元塔座落于德城东南方风景秀丽的白沙山上,是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建于明朝万历二十七年(即1599年),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如今它以其“只新不旧”的美誉而闻名于世。
明朝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知州沈有严为满足老百姓祈求科举考试金榜题名的美愿,倡建了这座三元塔,取科举制度考试中“三元”之意。这“三元”是指当时科举考试中殿试、会试、乡试的第一名,即状元、会元、解元。但是到了清朝以后,这“三元”又演变成专指殿试中的一名三甲,即状元、榜眼、探花。三元塔自建成后,附近的莘莘学子纷纷前来登塔远望,祈求学业进步、步步高升。
三元塔距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它的建筑结构独特,为楼阁式穿绕平座砖塔,平面呈八角形,外观九层,内为十七层,塔高约五十八米,塔壁厚3.8米,用青砖建造而成,而塔基则是用红砂岩和花岗岩彻成,塔脚八个方位各有一个石雕托塔力士,神态各异。塔内几何线条精确匀称。
三元塔“只新不旧”的来由——当年沈有严倡仪在白沙山建三元塔时,大家都认为是一件好事,于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但是有一个财主,他信奉佛教,喜欢清静,一天村民们到他家,催他出钱的时候,他正在打坐,念经。这位财主为了尽快打发走这些村民,以便自己清静下来念经,于是就说“三元塔要建到‘只须新,不许旧’的话,那么他就出全部的批荡费用。”后来三元塔建成以后,工匠一改过去用土朱灰浆来批荡,全部采用名贵的银朱灰浆来批荡。这样一共用了九百九十九斤九两银朱,而银朱本身是一种不溶于水且在空气中比易氧化的矿物颜料,所以它能够经得起风吹雨打,日晒雨淋而不褪色。因此三元塔自建成以来,虽然经历了四百多年的风雨侵蚀,但时至今日,塔却仍然鲜艳如新,光彩照人,故享有“只新不旧”的美誉。这也是三元塔被当代古建筑界列为我国“古塔四绝”之一的原因。登塔远望,尽览西江美景,定能令您心旷神怡。
塔的东面有横翠亭,亭前立有宋朝宰相李纲的石像,李纲一生忠贞爱国,当时金兵南下,入侵中原。于是李纲力主抗金,但是由于他生不逢时,奸臣当道,小人得志,而宋高宗、宋钦宗又胸无大志,苟且偷安,于是李纲在朝廷中遭到排挤和陷害,被贬到海南岛去做知县,李纲在前往海南岛的途中,沿西江而下,途经德庆,见到江山秀丽,风光无限,不禁诗兴大发,于是登上白沙山,即兴作赋,这样就留下了《横翠亭》等题咏,上主疏封地,中兴启帝图。江山连肇庆,云物接苍梧。秀气蟠南极,神功本禹谟。邦人荣望意,开府映番禺。环抱大江流,层恋翠蔼浮。神明扶壬气,景物冠南州。来值炎蒸日,翻惊风雨秋。登临望不极,暮角起城楼。寄托自己忧国忧民的思想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后人为了纪念李纲,就在山上建起他的石像,并将他的诗词刻碑留念,从而令各位游客能追寻前贤遗迹,以尽缅怀之情。
三元塔有三大特点:
一是“只新不旧”;二是这里是块风水宝地。这座塔的座向是坐北向南的,大家顺着这个塔的中间看过去,前面是郁南三重山,这三重山一座比一座高,寓意为“三元用第,步步高升”。而这塔的前面是西江水,后面是山,就依山傍水了。大家再请看背后这座山,这山中间是进去的,两面三刀旁起来,全然是一把太师椅。这里的风水格局是“稳坐太师椅,步步高升的格局”;三是这塔的建筑形式是按照《周易》的阴阳学说五行数理去设计建造的。大家请看这八卦图,一半阴、一半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而阴阳平衡就身体健康,从中医原理来讲:人体所产生疾病都是由于阴阳不平衡,阴阳失调所产生的。所以我们这塔第一层中心点也就是这八卦的核心了,里面有一个阴阳很平衡的气场,我们应该绕塔一圈,再从状元梯上去,走进中间后稍为停留一会,让里面平衡气场调节一下我们人体的平衡,使大家身体健康,然后走过去向右手转到西门就可以登塔 。
  (<b>德庆华表石<a href="https://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a28d62d9c54f1cfe39012fd3.jpg" target="_blank"><img class="editorImg" title="" style="FLOAT: right" src="https://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a28d62d9c54f1cfe39012fd3.jpg"/></a>)</b>
   锦石山,座落于县城西25公里陆水河与西江汇流处,被称为“西江奇观”、“西江第一怪石”,是古代火山爆发时由地下喷出来的岩浆凝聚而成的火山岩石山。锦石山,又名锦囊石、华表石、和尚石。
锦石山
秦朝末年,赵佗据有南越。汉定中原后,派陆贾大夫下南粤说赵佗归汉。陆贾取道桂岭,沿西江而下,途经此处,见奇石突儿怪异,便设锦步幛以登山,许愿说,若能说服赵佗归汉,当以锦裹石。后来陆贾如愿以偿,与赵佗泛舟至此,即以锦裹石,锦不足,栽花代之。直到现在,每当金秋肘节,黄花遍地,灿着霞绚,据传这是陆贾当年种下的菊花。后人有诗道:[锦囊当年传汉使 芳名留得古今知]
和尚石
锦石山山分两层,下层为土山包,上层为圆柱形岩石,高约二百米。山上山下林木芳菲,泉水淙铮;遍地怪石嶙峋,有石龛,行仙人桥,五色石花,有狮子石。西有燕子岩,石燕啁唧;东有行梯,是唯一登临绝顶之路;南有三鼎石,俯瞰西江。西江西来,至此无波。在西江中行舟,远望石山,下如层城,上如列屏。沿江绕山而行,其形随时而变,一时像入睡卧佛,但见额头;一时像打坐和尚,端庄肃穆;一时像挂单行僧,神态自若,维妙维肖,所以人们称之为和尚石,实乃石山一绝。
华表石
锦石山西侧悬崖上刻有“华表石”三个人字.每字大约4.3x 3.2平方米,为明代广东书画名家黎民表所书,乃岭南历史上最大的摩崖石刻。
华表石一名与一场血腥**联系在一起。元末明初,粤西地区是瑶族人民重要住居地之一。明朝中叶之后,明朝**越来越腐败,对人民的掠夺压榨到达了疯狂的地步,“渔敛惨毒不忍闻”。百姓走投无路,只得揭竿而起。粤西地区尤以罗旁山瑶民的反抗最令明**头痛。他们以高山密林为依托,“兵来我去,兵去我还”,官兵无可奈何。明**于万历四年征调十万人军进剿罗旁山,由两广总督凌云翼统领,兵分十路,步步为营。即“先人一山,扑瑶之穴为居”,“掳其耕牛,收其储蓄,俘其男女,一山既碜,复人一山。”经过近半年的征讨,官军斩虏四万人,而降者不足五百。瑶民的反抗暂时被**下去.凌云翼“**”升兵部侍郎赐飞鱼服。但被史官以“好杀戮,为当时所讥”记在史册上。凌云翼却自以为立下盖世奇功而想留名千古,特请当时著名书法家黎民表题写“华表石”三字,命人刻于锦石山西侧绝壁之上,后人因此又称此山为华表石。

<b>三洲仙岩 <a href="https://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9e7ce6dc27c902b6cc116646.jpg" target="_blank"><img class="editorImg" title="" style="FLOAT: right" src="https://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9e7ce6dc27c902b6cc116646.jpg"/></a></b>
三洲岩取“蓬莱第三洲”之义为名 位于九市镇内,西距县城约30公里,东距肇庆约50公里,屹立于西江之滨。洞内奇景异石,千姿万态,象物命名,最为幽胜;石钟地鼓,击之有声;丹灶砚池,如有烟色;金猫、白象、巨鳌、云柱、仙羊窝形象酷似;观音倒影,堪称绝景。当年的三洲岩,巍峨峭拔,古树长藤,山翠如城,更有奇禽异鸟,虎吼鹿鸣。山上平旷,广可数亩,有居人数家,有人题曰“四氏村”,宛如仙境。登上至人峰,于阅空亭上放眼远眺,“游云聚散,恍若身在霄汉而忘所归也。”人们认为其景色之奇仅亚于肇庆七星岩,“岭海士大夫好异者往往能言之。”
三洲岩曾以其神奇的魅力吸引许多南来北往的游客,当年苏东坡从海南北归,不惜绕道长途跋涉,从藤县专程前来三洲岩一游,留下题名而去。此事虽不算文化史上的大事,但其影响却很久远。清末著名爱国诗人丘逢甲未有亲履三洲岩之缘,却知道苏东坡三洲岩题名一事(可能看到拓本),即题诗一首,诗中说:“古人弃我去,留我题名处。何时我来游,亦刻数行字。”洞里洞外摩崖石刻之多,与肇庆七星岩、英德南山和碧落洞及阳山贤令山齐名,现存石刻尚近90幅,弥足珍贵。
三洲岩是一座孤峰,四邻的山冈多属土山,唯独三洲岩由石灰岩构成,而且天造地设般形成巨大的溶洞。有人说岩洞一直通到二三十里外的悦城以至西江对岸,岩东的“黑洞”至今尚无人作过认真的考察。三洲岩独特的地质地貌曾引起地质工作者的兴趣,据文化馆的同志介绍,六十年代,外省一个研究所曾来信询问三洲岩的地质情况,可惜此事没有下文。1997年省专家团前来德庆考察研究西江文化,又引出了一个新话题。专家团来到三洲岩,中山大学古生物学家张镇洪教授顺手捡起一块黑色“石头”说,这是烧骨,是几千年前人类活动的遗物。一句话引起县有关领导的极大兴趣。于是以张镇洪教授为首的专家组应邀来到三洲岩进行考古挖掘。初步的挖掘成果令人鼓舞,共发现了包括古象牙在内的近三十种古生物化石一批,还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生产工具刮削器等。考古成果表明:依山傍水,洞内宽广的三洲岩,以其得天独厚的优越环境吸引着古人类,成为我们远祖的摇篮。张镇洪教授认为:如进一步挖掘,很可能会发现古人类化石。这样,从封开的黄岩洞到肇庆的七星岩,加上中间的三洲岩,西江中游远古人类的活动足迹便清晰了。
三洲岩的整修工程正付诸实施,工程完成之后,三洲岩将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大放异彩,成为人们或寻幽探胜或追寻古文化遗迹的新的旅游景点。
<b>   盘龙峡 (本次年会主会场)<a href="https://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5d212aa8e6cb5da6cb130c09.jpg" target="_blank"><img class="editorImg" title="瀑布" style="FLOAT: right" src="https://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5d212aa8e6cb5da6cb130c09.jpg"/></a>
</b>盘龙峡原始生态旅游区位于德庆县西北部,距县城28公里,整个生态旅游区占地3万亩。区内峡谷漫长,罕见的瀑布群共有大大小小100多个,是首个得到广东省旅游局认可有10级以上瀑布群的旅游区,被誉为“亚洲罕见、广东第一”瀑布群。2005 年获中国最高权威旅游杂志《中国国家地理》评为“广东最美丽的地方”。
盘龙峡景区是一个原始自然生态旅游区和中国龙文化与传说的圣境。景区内古木葱茏, 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植物活化石”黑桫椤遍布其间,是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拍摄基地。峡谷空气负离子含量达每立方米12.5亿个,是南中国最大的天然大氧库。
  盘龙峡生态旅游区以其得天独厚的山、水、森林等自然生态资源禀赋,成功开发了峡谷漂流、栈道观光、瀑布观光、峡谷品氧、大型梯级天然泳池、全国最大的水车群、全国最具风情的山顶木屋度假村、岭南仅存的古老织布村、高空溜索、越野卡丁车等等生态休闲型旅游产品。自<a href="https://imgsrc.baidu.com/baike/pic/item/f95898181e740aa34aedbc03.jpg" target="_blank"><img class="editorImg" title="漂流" style="FLOAT: right" src="https://imgsrc.baidu.com/baike/abpic/item/f95898181e740aa34aedbc03.jpg"/></a>2001年开放以来受到各地游客的青睐,成为广东省内游的必游精品线路。
  有“中国勇士第一漂”之称的盘龙峡漂流,于2002年在全国首创冬季漂流,成为国内唯一可以开展四季漂流活动的景区,在广东省内众多的漂流景区当中一枝独秀,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经广东省旅游局考证,德庆盘龙峡100多公顷范围内的近百个大小瀑布组成的瀑布群在全省独占鳌头,这种规模的瀑布群在亚洲亦属十分罕见,因此正式命名“盘龙峡瀑布群”为“亚洲罕见、广东最大的瀑布群景区”。
  其中最有名的是“腾龙飞瀑、聆天飞瀑、烟雨飞瀑”三大天然奇观,水势变幻属南国罕见,最大的腾龙瀑布落差达90米,是广东省落差最大的瀑布。


发表于 2008-9-3 14:26: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1001]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9-3 14:0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要是觉得还过的去就回个帖子吧!顶上来让更多车友看见!!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3 14:52: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的地方!要去跑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4 00: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乱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9-12 12: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em1001]<strong><font size="6">8错!</font></stro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摩托坊(MOTOF.cn) ( 粤ICP备2020133911号-1 )

GMT+8, 2025-7-10 11:35 , Processed in 0.015328 second(s), 6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