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账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10|回复: 8

机车过弯的技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4-8-21 11:4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注册成为摩托坊论坛会员,结交天南地北好机友,和广大车友分享你的精彩图文游记,和众多摩坛大神交流玩车心得!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账号

×
机车过弯的技巧

       最近听到很多朋友们说自已老是炒车,所以萌生了这话题,因为绝大多数的炒车都是因为过弯的技术不够规范,姿势不够正确而造成的。下面我们就针对此问题的理论知识进行讨论。但这个话题对于已经很熟练掌握驾车技术的朋友可能是老生常谈,但对一些刚刚开始驾驶机车的朋友们,这也许有很大的帮助,而对于已经熟练掌握机车驾驶技巧的朋友我想这也是一次“温故而知新”的机会,希望能对车迷朋友们提高自身驾驭机车技巧起到一定的的作用。大家都知道,机车行驶在弯道上,是由驾驭者移动身体的重心而实现的。现在我们就以机车在弯道行驶过程中的三种基本姿势和大家讲解一下。
1)车倾人立:与车辆的倾斜度相比,驾驶者身体比较竖直。即:把车身压得比较内倾的姿势,这样可以使骑手减少因担心倾倒而产生的不安。
2)人车一致:车身、骑手的上身与路面形成相同夹角的弯道转向姿势。其特点是在转向过程中姿势稳定,比较放松。
3)人倾车立:这是一种机车保持相对直立而加强骑手身体内倾的转姿势;这种姿势在赛场上多见,缺点是由于身体内倾会使得有时视野不良。

      以上是机车在过弯时的基本姿势,以我个人在实际驾驶中的感受来说明一下:第一种方式比较适合新手采用,可以消除骑手在过弯道时的恐惧感,但在过连续弯道时新手会因身体压车的力度掌握不正确而产生车体的晃动。第二种方式给骑手的感觉上是比较放松,在太子车及绵羊车的驾驶上比较适用,比较容易做到人车一体,对于有过驾车经验的车手在日常行驶中是很好的方法,但在雨天或在湿滑的路面上切不可倾斜过大的角度,以免发生侧滑。第三种驾车方式适用于机车高速过弯,此方式在过弯时,车手的身体调协重心辐度较大,故不好掌握。而在比赛中,车手们多采用此姿势。但在实际中因其影响视野故不使用。

     但同志们不一定个个都有跑车,而不同的车型在过弯时因其车胎的性能也会影响到车手过弯的技巧;所以我这里就顺带讲一下普通车胎与跑车胎的区别,跑车在弯道行驶时,车身倾斜得几乎贴近地面仍不失平衡,但如果是普通的车这样则必炒无疑,因为跑车的车胎在设计时,车胎的接触地面部分(胎冠)设计得很宽阔,纹理所用材料也有很大不同,且跑车胎又因各种路况不同而使用不同性能的车胎,所以车迷们别用普通车去做跑车的事,那会很糗的。(唉哟!谁用臭鸡蛋扔我?)如果同志们都能熟练掌握这三种的过弯方式,加之以正确的姿势,我相信车迷们都能掌握高超的过弯技巧,说不定到时有条件了,我们可以一起去珠海国际赛车场一较高下喔!让鬼子们也见识一下什么叫中国赛车手。:-)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不论同志们是用上述的哪一种方式过弯,都必须切记:入弯前须适当减速,在过弯时尽量不要使用制动,也不可急转车头,因为在过弯过程中一旦使用制动不当就有可能造成后轮或前轮抱死而炒车,而急转车头会使车手失去重心。这犹其是在骑手高速过弯道时简直是致命的错误!!!!!

我想只要是机车迷,看了以上的话都想要上路去练一练车技,但切记安全,不可危及他人的生命,不要拿自己及爱车做代价
发表于 2004-8-21 2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消化中~~


鉴于楼主近来贡献突出,经研究决定....奖励你一份由世界500强之一国际名牌餐饮连锁企业出品的"麦当劳"炸薯条一份(大)!以资鼓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4-8-22 00: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谢谢!什么时候可以领奖啊?

         你更要看啦!看完后下次去征服南昆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8 05:55: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实用的贴我都顶上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8 06: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4-8 11:57: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我想学这东东好久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1 16:11: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1 16:2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更舒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5-11 18:3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账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摩托坊(MOTOF.cn) ( 粤ICP备2020133911号-1 )

GMT+8, 2025-8-6 15:13 , Processed in 0.012268 second(s), 4 queries , Redis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